中国专业的教育培训学习门户--广州松河信息科技有限公司-公众课
来源:公众课     时间:2025/8/28 16:38:52     共 2530 浏览

一、原词呈现

题名:酹江月·和友驿中言别

作者:南宋·文天祥

原文

乾坤能大,算蛟龙、元不是池中物。风雨牢愁无著处,那更寒蛩四壁。横槊题诗,登楼作赋,万事空中雪。江流如此,方来还有英杰。

堪笑一叶漂零,重来淮水,正凉风新发。镜里朱颜都变尽,只有丹心难灭。去去龙沙,江山回首,一线青如发。故人应念,杜鹃枝上残月。

---

二、注释与译文

# (1)重点词汇注释

  • 乾坤能大:天地虽广阔(暗指时局动荡)
  • 蛟龙非池中物:典出《三国志》,喻志士终将施展抱负
  • 寒蛩四壁:秋蟋鸣叫衬托囚居凄凉
  • 横槊题诗:化用曹操典故,指英雄气概
  • 一线青如发:苏轼《澄迈驿通潮阁》诗意,表对故国山河的眷恋

# (2)白话译文

上阕:天地虽大,蛟龙终非池中之物。风雨中满怀愁绪无处排遣,更听秋虫哀鸣。昔日横槊赋诗的豪情,如今皆成泡影。但看江水奔流不息,可知未来必有英雄继起。

下阕:自嘲如飘零落叶重临淮水,镜中容颜已改,唯赤诚之心不灭。遥望北方荒漠,回看故国青山如发。望友人勿忘,杜鹃啼血时的忠魂明月。

---

三、文学赏析

# 1. 艺术特色

  • 意象群构建:蛟龙、寒蛩、龙沙等意象形成"厄-坚守-期许"的情感脉络
  • 双线结构:明写羁旅离别,暗抒家国之痛
  • 用典密度:全词11处用典却自然无痕,体现"才学为词"的宋词特征

# 2. 情感表达

  • 矛盾张力:"镜里朱颜变尽"与"丹心难灭"强烈对比
  • 时空交错:从眼前淮水到回忆中的横槊题诗,拓展抒情维度

---

四、历史背景深探

# 1. 创作时间考据

据《文山先生全集》推断,此词作于1279年崖山海战后,文天祥被押解北上途经建康(今南京)时,酬答同囚好友邓光荐之作。

# 2. 时代镜像

  • 南宋覆灭前夕:词中"流如此"指陆秀夫负帝投海的悲壮事件
  • 士人精神困境:"万事空中雪"抗元势力的全面溃败

---

五、延伸解读

1.与同期作品互文

  • 比读《正气歌》可见相似意象群("穷节乃见""心难灭")
  • 与《过零丁洋》共构"观三部曲"

2.后世评价

  • 清代陈廷焯《白雨斋词话》评:"性文字,无关工拙"
  • 梁启超称其"用词章显道义"的典范

3.文化影响

  • "丹心难灭"民族气节代名词
  • 当代学者视其为"士大夫精神的最后绝响

六、版本校勘

现存三个主要版本差异:

1. 《指南后录》本:"那更寒虫四壁"("虫"为古体字)

2. 《文山先生全集》本:"里朱颜都变尽"他本多""

3. 明代《唐宋名贤百家词》本末句作"人应念,枝头杜鹃残月"序不同

版权说明:
本网站凡注明“公众课 原创”的皆为本站原创文章,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!
本网转载皆注明出处,遵循行业规范,如发现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的,请与我们联系处理!
您可以扫描右侧微信二维码联系我们。
  • 相关主题:
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合作联系 会员说明 新闻投稿 隐私协议 网站地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