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专业的教育培训学习门户--广州松河信息科技有限公司-公众课
来源:公众课     时间:2025/8/28 11:46:18     共 2530 浏览

一、诗文全貌

原文

葡萄美酒夜光杯,欲饮琵琶马上催。

醉卧沙场君莫笑,古来征战几人回。

注释

  • 夜光杯:西域进贡的白玉酒杯,夜间可映月光
  • 琵琶马上:骑在马上弹奏的胡乐,多用于战前动员
  • 沙场:古战场特指西北戈壁战场

译文

晶莹的夜光杯盛满西域葡萄美酒,正要痛饮时马上琵琶声声催人出征。

若醉倒在战场请诸位莫要嘲笑,自古征战沙场的将士有几人能平安归来?

---

二、诗歌赏析

# (1)意象的碰撞与升华

  • 物质意象:"葡萄美酒"与"夜光杯"形成西域风物的双重叠加,暗示盛唐时期丝绸之路的文化交融。白玉杯的冷光与葡萄酒的暖色构成视觉反差,强化了战前盛宴的珍贵与短暂。
  • 声音意象:"马上催"以急促乐音打破静态画面,形成"饮-催征"的戏剧性冲突。胡乐的使用点明边塞地域特征,其激越音调与将士的豪情互为映照。

# (2)情感的辩证表达

表层是"醉卧沙场"狂放不羁,深层却暗藏"回"的生命叩问。王翰以看似旷达的语调消解死亡恐惧,实则通过"来"的历史纵深感加重悲壮分量。这种"以乐景写哀",比直抒悲情更具艺术张力。

---

三、创作背景探微

# (1)时代坐标系

  • 创作于开元年间(713-741),正值盛唐军事扩张期,河西走廊成为唐与吐蕃的争夺焦点。
  • "凉州词"作为乐府曲牌流行于宫廷,王翰突破传统闺怨题材,注入边塞现实元素。

# (2)诗人特质投射

王翰性格豪放纵逸,《唐才子传》载其"与才士豪侠饮乐"诗中"卧"的狂态与其人生态度高度契合。这种个人气质与盛唐开放精神的共振,造就了诗歌独特的生命力度。

---

四、文学史定位

# (1)边塞诗的双峰并峙

与王之涣《凉州词》相比:

  • 王翰侧重战前瞬间的特写,充满动态张力;
  • 王之涣着力环境渲染,"黄河远上"空间苍茫。

    二者分别代表盛唐边塞诗的"爆发""苍凉"两种美学范式。

# (2)对战争书写的突破

不同于传统边塞诗或歌颂武功或哀悯伤亡,王翰创造性地呈现了将士面对死亡的复杂心态——既有及时行乐的放纵,又有看透生死的通透。明代陆时雍《诗镜总论》评此诗:"气格俱胜,盛唐绝作。"

---

五、文化符号的现代解读

1.器物考据:夜光杯的材质考证(祁连山玉)与葡萄酒酿造技术(高昌传入),印证唐代物质文明交流深度。

2.心理分析:"醉卧"可视为创伤应激反应,反映长期戍边者的心理防御机制。

3.传播现象:该诗在敦煌曲子词中有多种变体,说明其在当时已成为流行文化符号。

版权说明:
本网站凡注明“公众课 原创”的皆为本站原创文章,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!
本网转载皆注明出处,遵循行业规范,如发现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的,请与我们联系处理!
您可以扫描右侧微信二维码联系我们。
  • 相关主题:
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合作联系 会员说明 新闻投稿 隐私协议 网站地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