篇名:载见(《诗经·周颂·臣工之什》)
作者:西周无名氏(宗庙乐歌集体创作)
原文:
载见辟王,曰求厥章。
龙旂阳阳,和铃央央。
鞗革有鸧,休有烈光。
率见昭考,以孝以享。
以介眉寿,永言保之。
思皇多祜,烈文辟公。
绥以多福,俾缉熙于纯嘏。
1.载见辟王:初始朝见君王。"载"通"始""王"周王
2.龙旂阳阳:绣龙旗帜鲜明飘扬貌
3.和铃央央:车铃与旗铃和谐鸣响
4.鞗革有鸧:马缰绳饰物金光闪烁
5.昭考:对武王庙的尊称(周人惯称亡父为""6.以介眉寿:祈求长寿。"介"通"丐"求也
诸侯始来朝周王,求取典章与法度。
龙纹旌旗迎风展,銮铃和鸣声悠扬。
缰绳金饰光灿灿,华美庄严显辉煌。
共同祭拜武王庙,恪守孝道献祭享。
祈求赐予人长寿,永保周朝国运昌。
贤明诸侯得厚福,文德武功俱昭彰。
安享上天降洪福,光明美德永流芳。
(一)结构艺术
全诗十四句分三层次:
1. 前六句描写诸侯朝觐仪仗(视觉与听觉交织)
2. 中四句转入宗庙祭祀场景(空间转换自然)
3. 后四句升华祈福主题(由实入虚)
(二)表现手法
1. 叠词运用:"阳阳"央"强化仪式庄严感
2. 色彩意象:金(鸧)、光(烈光)构建神圣氛围
3. 动作序列:求→见→率→享→介→保,形成礼仪闭环
1.创作时期:
2.礼仪制度:
- 反映西周"礼""礼"与"吉礼" - "和铃"制度见于《周礼·春官》"车"条记载
3.政治功能:
1.孝道内涵:
2.天命观念:
1.作者归属:
2."昭考":
3.仪式性质:
- 《毛诗序》说"始见乎武王庙" - 孙作云《诗经与周代社会研究》考证为新君登基大典
与同属《周颂》的《清庙》对比:
| 维度 | 《载见》 | 《清庙》 |
|-------------|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|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|
| 描写重点 | 诸侯朝觐动态过程 | 宗庙静态陈设 |
| 艺术风格 | 铺陈赋法为主 | 肃穆颂体为要 |
| 历史价值 | 反映西周宾礼制度 | 体现祭器陈设规制 |
(AI生成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