暖日宜乘轿,> 春风堪信马。> 恰寒食有二百处秋千架。> 对人娇杏花,> 扑人飞柳花,> 迎人笑桃花。> 来往画船边,> 招飐青旗挂。...">
曲牌:双调·庆东原
作者:关汉卿(约1234-1300),元代杂剧奠基人,"元曲四大家"
原文:
> 暖日宜乘轿,
> 春风堪信马。
> 恰寒食有二百处秋千架。
> 对人娇杏花,
> 扑人飞柳花,
> 迎人笑桃花。
> 来往画船边,
> 招飐青旗挂。
---
注释:
1.信马:任马随意行走
2.寒食:清明节前一两日,禁火冷食的节日
3.招飐(zhǎn):飘摇摆动
4.青旗:酒旗,古代酒家标识
白话译文:
和煦春日适合乘坐轿辇出行,
温暖春风中可放任马匹信步闲游。
恰逢寒食时节,处处可见秋千架摇曳。
娇艳的杏花对人展露媚态,
纷飞的柳絮扑向行人面庞,
盛放的桃花仿佛含笑相迎。
画舫游船在河面往来穿梭,
酒家的青布旗幡随风招展。
---
意象组合艺术:
声韵特点:
情感表达:
---
1.创作时期:元代至元年间(1264-1294),大都商业繁荣期
2.社会语境:
3.关汉卿创作特征:
---
1.主题解读分歧:
2.版本差异:
---
1.后世化用:
2.现代研究:
---
对比项 | 《庆东原》 | 白朴《天净沙·春》 |
---|---|---|
意象密度 | 6组/8句 | 5组/5句 |
情感基调 | 明快热烈 | 含蓄婉约 |
社会映射 | 市井风情 | 文人雅趣 |
---
1. 重点分析"寒食"节俗的文学投射
2. 引导学生关注元代散曲的"赋化"
3. 对比关汉卿杂剧与散曲的风格差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