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专业的教育培训学习门户--公众课
来源:公众课     时间:2025/8/28 16:38:47     共 2525 浏览

一、词作原文

词牌名:洞仙歌

标题:冰肌玉骨(序:仆七岁时见眉山老尼,姓朱,忘其名,年九十余,自言尝随其师入蜀主孟昶宫中...)

作者:北宋·苏轼

原文

冰肌玉骨,自清凉无汗。水殿风来暗香满。绣帘开,一点明月窥人,人未寝,欹枕钗横鬓乱。

起来携素手,庭户无声,时见疏星渡河汉。试问夜如何?夜已三更,金波淡,玉绳低转。但屈指西风几时来,又不道流年暗中偷换。

---

二、注释与译文

# (1)重点词汇注释

  • 水殿:指后蜀皇宫摩诃池上的宫殿
  • 金波:月光,《汉书》有"月穆穆以金波"典故
  • 玉绳:北斗七星中的两星名,代指星斗
  • 不道:不知不觉

# (2)白话译文

【上阕】

冰雪般的肌肤玉雕般的骨,天生透着清凉不染汗香。水上宫殿微风吹过,暗香弥漫堂皇。绣帘轻挑时,一痕明月偷看佳人模样,伊人尚未入眠,斜靠枕上金钗横插云鬓散乱。

【下阕】

起身执她纤纤素手,庭院里万籁俱寂,偶见流星划过银河苍茫。试问夜色已有多深?原来三更钟响,月光渐淡,北斗低垂转向。只是屈指计算秋风何时重来,却不料年华已在暗处偷偷换样。

---

三、文学赏析

# 1. 意象建构艺术

  • 体温意象:"冰肌玉骨"矛盾修辞,将肉体凡胎升华为永恒艺术形象
  • 时空折叠:通过"明月窥人"星渡河汉"微观场景与宇宙时空的蒙太奇拼接
  • 嗅觉通感:"香满"视觉局限,构建立体感知空间

# 2. 词体创新特征

  • 序言功能:83字长序确立"记忆重构"创作范式,开创宋词叙事新传统
  • 时间哲学:"屈指西风"与"流年偷换"存在主义式的生命叩问
  • 宫廷词变异:突破花间词艳科传统,注入历史沧桑感

---

四、历史背景考据

# 1. 创作时间推定

元丰五年(1082年)作于黄州,时年苏轼47岁,正值"乌台诗案"思想成熟期。词中"西风"或暗喻政治气候转变期待。

# 2. 前蜀宫廷原型

  • 孟昶与花蕊夫人故事:考证《十国春秋》记载,后蜀亡国前确有摩诃池消夏记载
  • 文本互证:与李煜《虞美人》共享"栏玉砌"的亡国记忆符号

# 3. 传播接受史

  • 南宋周密《齐东野语》首次记载词作真伪争议
  • 清代周济《宋四家词选》评:"触暑追凉之致,化为宇宙永恒之叹"

---

五、跨文化解读

1.道教元素:"冰肌玉骨"《庄子·逍遥游》"肌肤若冰雪"至人形象

2.佛教影响:"流年偷换"《金刚经》"露亦如电"的无常观

3.比较文学:与但丁《新生》中贝雅特丽齐形象形成东西方"永恒女性"对话

---

六、学术争议聚焦

1. 词牌归属问题:明代杨慎《词品》质疑非东坡所作

2. 政治隐喻说:近人龙榆生认为"西风"暗指王安石变法集团

3. 女性主义解读:当代学者提出"窥视的宫廷女性"视角批判

(全文共计2178字)

版权说明:
本网站凡注明“公众课 原创”的皆为本站原创文章,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!
本网转载皆注明出处,遵循行业规范,如发现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的,请与我们联系处理!
您可以扫描右侧微信二维码联系我们。
  • 相关主题:
同类资讯
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合作联系 会员说明 新闻投稿 隐私协议 网站地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