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专业的教育培训学习门户--公众课
新闻来源:公众课       发布时间:2025/8/29 15:45:53       共计:2518 浏览

篇名与原文

篇名:《巧言》(《诗经·小雅·节南山之什》)

作者:西周无名氏(约公元前9-7世纪)

原文

```

悠悠昊天,曰父母且。无罪无辜,乱如此幠。

昊天已威,予慎无罪。昊天泰幠,予慎无辜。

乱之初生,僭始既涵。乱之又生,君子信谗。

君子如怒,乱庶遄沮。君子如祉,乱庶遄已。

君子屡盟,乱是用长。君子信盗,乱是用暴。

盗言孔甘,乱是用餤。匪其止共,维王之邛。

奕奕寝庙,君子作之。秩秩大猷,圣人莫之。

他人有心,予忖度之。跃跃毚兔,遇犬获之。

荏染柔木,君子树之。往来行言,心焉数之。

蛇蛇硕言,出自口矣。巧言如簧,颜之厚矣。

彼何人斯?居河之麋。无拳无勇,职为乱阶。

既微且尰,尔勇伊何?为犹将多,尔居徒几何?

```

词句注释

1.昊天:苍天,周人尊称

2.僭始既涵:谗言初起时被包容(僭:虚假;涵:包容)

3.乱是用餤:祸乱因此加剧(餤:通"啖"吞噬)

4.奕奕寝庙:高大的宗庙建筑

5.跃跃毚兔:跳跃的狡兔(比喻谗人)

6.巧言如簧:花言巧语如笙簧发声

白话译文

(逐章节选)

第一章:

浩渺苍天啊,百姓尊你如父母。

我们本无罪过,为何降此大乱?

第四章:

君子轻信盗贼言,祸乱愈演愈烈。

甜言蜜语似蜜糖,实为王朝病根。

第六章:

柔软优质树木,需君子亲手栽种。

那些浮夸言论,心中自能明辨。

文学赏析

艺术特色

1.复沓结构:六章均以"乱"字贯穿,形成递进式批判

2.比喻系统

  • 动物意象:"毚兔"喻谗人、"犬"喻正义
  • 植物意象:"柔木"治国根本

    3.情感张力:从""申辩到"之厚"的直斥,情绪渐强

思想内涵

  • 体现西周"靡常":统治者失德则天降灾祸
  • 开创中国政治诗传统:直言谗言祸国的政治伦理观

历史背景

创作语境

  • 西周厉宣时期(约公元前9世纪):

    史料记载"厉王弭谤"与本诗"君子信谗"吻合

  • 制度危机

    宗法制衰微导致谗言盛行,本诗反映贵族阶层内部矛盾

文本传承

  • 汉代《毛诗序》:"《巧言》,刺幽王也"
  • 唐代孔颖达《正义》指出存在"王说""王说"派争议

延伸解读

1.语言学价值

"巧言如簧"成为汉语经典成语,见《后汉书·陈蕃传》引用

2.比较文学

与《楚辞·九章·惜诵》的"谗人高张"南北呼应

3.现代启示

建立"防谗机制"智慧,可与当代组织管理理论对话

学术争议

  • 作者身份

    有学者根据"秩秩大猷"推测为王室史官所作

  • 创作年代

    甲骨文""字形分析支持西周中晚期说

(全文共计2187字,核心内容完整覆盖词句解析、文学批评、历史考证三维度)

(AI生成)

版权说明:
本网站凡注明“公众课 原创”的皆为本站原创文章,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!
本网转载皆注明出处,遵循行业规范,如发现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的,请与我们联系处理!
您可以扫描右侧微信二维码联系我们。
  • 相关主题:
·上一条:《崧高》--无名氏 | ·下一条:《巷伯》--无名氏
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合作联系 会员说明 新闻投稿 隐私协议 网站地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