睡海棠,春将晚,> 恨不得明皇掌中看。> 霓裳便是中原患。> 不因这玉环,> 引起那禄山,> 怎知蜀道难! 二、注释详解1.睡海棠: 典出...">
曲牌名:四块玉
作者:马致远(约1250-1321),元代杂剧大家,"元曲四大家"
原文:
> 睡海棠,春将晚,
> 恨不得明皇掌中看。
> 霓裳便是中原患。
> 不因这玉环,
> 引起那禄山,
> 怎知蜀道难!
1.睡海棠:
2.霓裳便是中原患:
3.蜀道难:
暮春时节的睡海棠(杨贵妃),
令唐玄宗恨不能时刻捧在掌心观赏。
《霓裳羽衣》的奢靡歌舞终成中原祸端。
若非因这杨玉环,
引动安禄山叛乱,
玄宗又怎会亲身经历蜀道艰难!
1.时空压缩技法:
全曲28字横跨"春将晚"至"道难"蒙太奇手法浓缩开元盛世到安史之乱
2.反讽笔法:
"恨不得"字既写帝王痴态,又暗藏"悔不得"深层讽喻
3.因果链建构:
"海棠→霓裳患→玉环因→禄山乱→蜀道难"严谨的历史逻辑闭环
1.马嵬坡事变(756年):
2.元代创作语境:
1. 与白居易《长恨歌》对比:
2. 同时代剧作关联:
1.主题争议:
2.末句新释:
近年有学者提出"道难"指南宋遗民南逃路线,赋予曲作双重隐喻
1. 后世改编:
2. 现实启示:
- 2013年纪录片《舞乐传奇》引用本曲探讨艺术与政治关系
- 成为廉政教育中"戒奢倡俭"的经典案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