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专业的教育培训学习门户--公众课
新闻来源:公众课       发布时间:2025/8/29 15:45:58       共计:2522 浏览

一、诗经原文

```

间关车之舝兮,思娈季女逝兮。

匪饥匪渴,德音来括。

虽无好友,式燕且喜。

依彼平林,有集维鷮。

辰彼硕女,令德来教。

式燕且誉,好尔无射。

虽无旨酒,式饮庶几。

虽无嘉肴,式食庶几。

虽无德与女,式歌且舞。

陟彼高冈,析其柞薪。

析其柞薪,其叶湑兮。

鲜我觏尔,我心写兮。

高山仰止,景行行止。

四牡騑騑,六辔如琴。

觏尔新婚,以慰我心。

```

二、词句注释

1.间关:车轮转动声

2.(xiá):车轴两端的金属键

3.季女:少女

4.德音:美誉

5.:汇聚

6.(jiāo):长尾雉

7.:善良

8.(xǔ):茂盛貌

9.騑騑(fēi):马行不止貌

三、白话译文

```

车轴吱呀转动不停,想起那美丽的少女。

并非饥渴难耐,只为聆听她的美名。

虽无好友相伴,宴饮依然欢欣。

那片平坦的树林,长尾雉在此栖息。

善良的高挑女子,以美德教化众人。

宴饮赞誉不断,爱慕之心不减。

虽无美酒佳酿,仍可畅饮几杯。

虽无美味珍馐,仍可饱食一餐。

虽无德行相配,仍要歌舞助兴。

登上高高山岗,砍伐柞木为薪。

柞木枝叶繁茂,恰似我的欢欣。

难得与你相见,心绪舒畅无边。

高山令人仰望,大道任人行走。

四马奔驰不息,缰绳如琴弦和鸣。

得见你新婚之喜,慰藉我思念之心。

```

四、文学赏析

# (1)结构艺术

全诗五章采用"赋"的手法,以车行起兴,通过"舝-平林-饮食-伐薪-高山"转换,构建出由近及远的叙事视野。第三章"虽无...式..."的排比句式,体现《诗经》典型的复沓美学。

# (2)意象系统

  • 车马意象:贯穿全诗的"舝"牡"追求过程
  • 自然意象:平林、鷮鸟、柞薪构成生机勃勃的婚恋背景
  • 饮食意象:旨酒、嘉肴暗喻精神需求的满足

# (3)情感表达

表面描写新婚场景,实则通过"音"令德"词汇,展现周代"德貌并重"的婚恋观。末章"高山仰止"四句,被后世引申为道德追求的经典隐喻。

五、历史背景

1.创作年代:应为西周晚期至春秋初期,属"雅"宴饮诗

2.礼制反映:诗中"式燕且喜"周代"饮酒礼"3.社会观念

  • "季女"体现对少女的审美标准
  • "音来括"德行在婚配中的重要性

    4.地理考证

  • "平林"指关中平原的椆林
  • "高山"为终南山系

六、学术争议

1.主题分歧

  • 传统注疏认为是"刺时"(《毛诗序》)
  • 现代学者多解读为婚恋诗歌(高亨《诗经今注》)

    2."舝"字考辨

  • 郑玄解为"车辖" - 清代马瑞辰考证应作""假借字

    3.末章归属

    有学者认为"高山仰止"段为后人增补(参见扬之水《诗经别裁》)

七、文化影响

1.成语溯源:"高山景行"出自本诗第四章

2.文学传承

- 曹操《短歌行》化用"德音来括" - 唐宋婚嫁诗常见"牡騑騑"意象

3.现代应用

- 陕西民间仍保留柞木婚俗

- "间关"拟声词影响后世车马题材创作

(AI生成)

版权说明:
本网站凡注明“公众课 原创”的皆为本站原创文章,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!
本网转载皆注明出处,遵循行业规范,如发现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的,请与我们联系处理!
您可以扫描右侧微信二维码联系我们。
  • 相关主题:
·上一条:《车攻》--无名氏 | ·下一条:《车邻》--无名氏
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合作联系 会员说明 新闻投稿 隐私协议 网站地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