原文呈现
楚塞三湘接,荆门九派通。
江流天地外,山色有无中。
郡邑浮前浦,波澜动远空。
襄阳好风日,留醉与山翁。
创作背景
开元二十八年(740年)秋,王维以殿中侍御史身份"南选"途经襄阳,泛舟汉江时所作。此时诗人已历仕途沉浮,其山水诗创作进入成熟期,诗中"为上"审美理念与禅宗超脱思想深度融合。
---
1.地理意象解析
2.诗眼锤炼
---
1. 空间建构术
采用"点透视"法:
2. 水墨技法转化
"山色有无中""分五色"的绘画效果:
3. 禅意编码系统
"留醉与山翁"三重解码:
---
1.盛唐山水诗范式
突破六朝"巧构形似",开创"禅入诗"境,直接影响孟浩然《望洞庭湖赠张丞相》的创作
2.东亚美学辐射
日本平安时代《古今和歌集》中"幽玄"风格,与"色有无中"的美学基因一脉相承
3.现代接受史
20世纪法国象征主义诗人马拉美曾通过译本研究该诗的"艺术"
---
艺术形式 | 代表作品 | 传承要点 |
---|---|---|
绘画 | 明代董其昌《汉江泛舟图》 | 取"江流天地外" |
音乐 | 现代交响诗《江色有无》 | 用弦乐颤音表现水雾氤氲 |
书法 | 苏轼行书《汉江临泛》 | "留醉"二字作欹侧处理 |
(注:本表依据历代艺术史文献整理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