```
有车邻邻,有马白颠。未见君子,寺人之令。
阪有漆,隰有栗。既见君子,并坐鼓瑟。
今者不乐,逝者其耋。阪有桑,隰有杨。
既见君子,并坐鼓簧。今者不乐,逝者其亡。
```
1.邻邻:拟声词,车轮滚动声
2.白颠:马额有白毛,周代名马"卢"
3.寺人:宫内近侍,西周官职体系中的阉宦
4.阪/隰:山坡/低湿地貌,《诗经》常用地理意象
5.耋:八十岁高龄,喻时光流逝
```
车队行进辚辚作响,骏马额间白毛飞扬。未见君王之时,需经侍官通传。
山坡漆树茂盛,洼地栗树成行。得见君王尊颜,同坐弹奏琴瑟。
此时不行乐事,转眼衰老将至。山坡桑林摇曳,洼地杨树挺拔。
得见君王尊颜,同坐吹奏笙簧。此时不行乐事,转眼生命消亡。
```
采用典型《秦风》复沓手法,三章递进式结构:
1.视听通感:
2.隐喻系统:
据《毛诗序》考证,当为秦仲(前844-前822在位)时期作品,反映秦国上升期贵族生活:
1.车马制度:
2.音乐功能:
1.作者身份:
2.主旨解读:
1. 与《唐风·山有枢》对比:
2. 与《小雅·鹿鸣》对比:
1.语言学价值:
- 保存先秦关中方言词汇(如"邻")
2.美学价值:
- 开创"景抒情"范式
3.哲学价值:
- 体现早期人文主义精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