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专业的教育培训学习门户--公众课
新闻来源:公众课       发布时间:2025/8/29 15:45:58       共计:2522 浏览

一、诗经原文

```

有车邻邻,有马白颠。未见君子,寺人之令。

阪有漆,隰有栗。既见君子,并坐鼓瑟。

今者不乐,逝者其耋。阪有桑,隰有杨。

既见君子,并坐鼓簧。今者不乐,逝者其亡。

```

二、词句注释

1.邻邻:拟声词,车轮滚动声

2.白颠:马额有白毛,周代名马"卢"

3.寺人:宫内近侍,西周官职体系中的阉宦

4.阪/隰:山坡/低湿地貌,《诗经》常用地理意象

5.:八十岁高龄,喻时光流逝

三、现代译文

```

车队行进辚辚作响,骏马额间白毛飞扬。未见君王之时,需经侍官通传。

山坡漆树茂盛,洼地栗树成行。得见君王尊颜,同坐弹奏琴瑟。

此时不行乐事,转眼衰老将至。山坡桑林摇曳,洼地杨树挺拔。

得见君王尊颜,同坐吹奏笙簧。此时不行乐事,转眼生命消亡。

```

四、文学赏析

# (一)结构特征

采用典型《秦风》复沓手法,三章递进式结构:

  • 首章铺垫觐见流程
  • 二、三章通过"/栗"桑/杨"植物意象转换
  • "今者不乐"强调及时行乐主题

# (二)艺术手法

1.视听通感

  • 听觉:"邻邻"声、"鼓瑟"乐音
  • 视觉:"颠"马匹、"栗"

2.隐喻系统

  • 自然意象象征生命周期
  • 礼乐器物暗喻贵族身份

五、历史背景

# (一)创作时期

据《毛诗序》考证,当为秦仲(前844-前822在位)时期作品,反映秦国上升期贵族生活:

  • 周宣王封秦仲为大夫
  • 始有车马礼乐制度

# (二)文化语境

1.车马制度

  • "天子驾六"制
  • 诗中"邻"符合大夫级别配置

2.音乐功能

  • 瑟、簧属"音"分类中的丝竹类
  • 宴饮奏乐是周代贵族标配

六、学术争议

1.作者身份

  • 汉代郑玄认为是秦国史官
  • 现代学者推测为贵族门客所作

2.主旨解读

  • 传统说:劝诫君王勤政(《毛诗正义》)
  • 新解:生命意识的觉醒(闻一多《风诗类钞》)

七、比较研究

1. 与《唐风·山有枢》对比:

  • 同有时光易逝主题
  • 差异在表达方式(直白vs含蓄)

2. 与《小雅·鹿鸣》对比:

  • 同属宴饮诗
  • 反映不同阶层生活状态

八、现代价值

1.语言学价值

- 保存先秦关中方言词汇(如"邻")

2.美学价值

- 开创"景抒情"范式

3.哲学价值

- 体现早期人文主义精神

版权说明:
本网站凡注明“公众课 原创”的皆为本站原创文章,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!
本网转载皆注明出处,遵循行业规范,如发现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的,请与我们联系处理!
您可以扫描右侧微信二维码联系我们。
  • 相关主题:
·上一条:《车舝》--无名氏 | ·下一条:《载芟》--无名氏
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合作联系 会员说明 新闻投稿 隐私协议 网站地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