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专业的教育培训学习门户--广州松河信息科技有限公司-公众课
来源:公众课     时间:2025/8/28 16:38:42     共 2527 浏览

一、词作原文

```

六州歌头·少年侠气

[宋] 贺铸

少年侠气,交结五都雄。肝胆洞,毛发耸。立谈中,死生同。一诺千金重。推翘勇,矜豪纵。轻盖拥,联飞鞚,斗城东。轰饮酒垆,春色浮寒瓮,吸海垂虹。闲呼鹰嗾犬,白羽摘雕弓,狡穴俄空。乐匆匆。

似黄粱梦,辞丹凤。明月共,漾孤篷。官冗从,怀倥偬,落尘笼。簿书丛,鹖弁如云众,供粗用,忽奇功。笳鼓动,渔阳弄,思悲翁。不请长缨,系取天骄种,剑吼西风。恨登山临水,手寄七弦桐,目送归鸿。

```

二、词牌考释

1.词牌渊源:六州歌头本为唐代鼓吹曲,宋代演变为长调词牌,双调143字,前后段各八平韵

2.体制特征:三字句占全词46%,节奏短促铿锵,适宜表现激昂情绪

3.用韵特色:全词押《词林正韵》第一部东钟韵,形成浑厚共鸣效果

三、语词注释

关键词释义
肝胆洞肝胆相照的真诚
联飞鞚并马飞驰(鞚:马笼头)
吸海垂虹豪饮典故,典出《史记·滑稽列传》"饮如长鲸吸百川"
鹖弁武官帽饰,代指低级武职
七弦桐古琴别称,嵇康《琴赋》"椅梧之所生兮,托峻岳之崇冈"

四、白话译文

(上阕)追忆少年时结交四方豪杰,立谈间便可生死相托。纵马京郊斗酒十千,围猎时箭无虚发,这般快意时光如白驹过隙。

(下阕)转写中年困顿,身陷琐碎公务,空怀报国之志。听闻边关战鼓,却不能持剑擒敌,唯有抚琴望雁,将壮志未酬的悲愤寄于弦音。

五、文学赏析

1.对比艺术:上阕"饮"围猎"的动感画面与下阕"抚琴"望鸿"静态场景形成强烈反差

2.意象系统:全词构建"侠气-尘笼-剑吼"三重意象层,对应人生三个阶段

3.情感张力:末句"目送归鸿"用嵇康诗句,将悲愤转为旷达,体现宋代士大夫精神特质

六、历史背景

1.创作年代:约作于元祐年间(1086-1093),时值新旧党争激烈,贺铸任武职卑微

2.社会镜像:反映北宋积弱环境下武人地位低下,"万般皆下品,惟有读书高"的时代风气

3.词史地位:开创豪放词中"失路",较苏轼《江城子·密州出猎》更具批判性

七、延伸阐释

1.侠文化流变:从唐代"死侠骨香"宋代"侠气渐消磨"的文人心理转变

2.词体创新:突破《六州歌头》传统军乐题材,首创个人抒怀之作

3.后世影响:辛弃疾《破阵子》"里挑灯看剑"等词作皆受此词启发

版权说明:
本网站凡注明“公众课 原创”的皆为本站原创文章,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!
本网转载皆注明出处,遵循行业规范,如发现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的,请与我们联系处理!
您可以扫描右侧微信二维码联系我们。
  • 相关主题:
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合作联系 会员说明 新闻投稿 隐私协议 网站地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