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--
词牌名:满江红
标题:自豫章阻风吴城山作
作者:张元干(南宋)
原文:
春水迷天,桃花浪、几番风恶。
云乍起、远山遮尽,晚风还作。
绿卷芳洲生杜若,数帆带雨烟中落。
傍向来、沙觜共停桡,伤飘泊。
寒犹在,衾偏薄。
肠欲断,愁难著。
倚篷窗无寐,引杯孤酌。
寒食清明都过却,最怜轻负年时约。
想小楼、终日望归舟,人如削。
---
1.豫章:今江西南昌
2.吴城山:鄱阳湖滨山名
3.桃花浪:春汛别名,典出《汉书·沟洫志》
4.杜若:香草名,见《楚辞·九歌》
5.沙觜:沙洲突出部
6.寒食:清明节前禁火习俗
春水连天迷蒙不清,桃花汛期又遇狂风肆虐。
乌云骤起遮蔽远山,暮风愈加猛烈。
长满香草的绿洲在风中摇曳,雨中几片孤帆缓缓降落。
停泊在沙洲边的船只,令漂泊者倍感伤怀。
春寒未消而衾被单薄,
愁肠百结难以排遣。
独倚船窗彻夜难眠,唯有举杯自饮。
寒食清明都已错过,最遗憾辜负了当年约定。
想那心上人终日在小楼眺望归舟,怕是已憔悴消瘦。
---
---
据《芦川归来集》系年,此词作于绍兴二年(1132年)春,时值:
---
1.承前启后地位:
2.版本流变考:
- 明毛晋刻本题作"旅思" - 《全宋词》据元代版本恢复原题
3.后世评价辑录:
1.气象学观察:词中"番风恶"反映宋代长江中游春季气旋活动规律
2.航运史佐证:宋人笔记《萍洲可谈》载"章舟师畏春涛"互证
3.接受史研究:民国时期此词多被选入《民族词选》,彰显其抗争精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