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专业的教育培训学习门户--公众课
来源:公众课     时间:2025/8/28 21:52:18     共 2525 浏览

一、原典呈现

曲牌名:驻马听(双调)

作者:白朴(元代戏曲家,"元曲四大家")

原文

```

裂石穿云,玉管宜横清更洁。

霜天沙漠,鹧鸪风里欲偏斜。

凤凰台上暮云遮,梅花惊作黄昏雪。

人静也,一声吹落江楼月。

```

二、逐句注释

1.裂石穿云

- 典出《列子·汤问》"震林木,响遏行云"笛声穿透力极强,可裂石穿云。

2.玉管宜横清更洁

- "管"指笛箫类管乐器,"横"揭示演奏方式为横吹(笛非竖箫),"清更洁"三重递进:音色清越→意境清幽→品格高洁。

3.鹧鸪风里欲偏斜

- 化用李益《鹧鸪词》"湘江斑竹枝,锦翅鹧鸪飞"鹧鸪飞行轨迹的飘忽,暗喻笛声的婉转起伏。

三、白话译文

```

笛声激越似可震裂山石穿透云层,

横持玉笛的音色清冽更显高洁风骨。

如见寒霜笼罩的荒漠天际,

鹧鸪鸟在风中倾斜飞过的身影。

凤凰台上暮云遮蔽远空,

惊落的梅花化作黄昏飞雪。

当万籁俱寂之时,

一声笛音竟将江楼明月吹坠人间。

```

四、艺术赏析

# (一)通感修辞体系

构建"-视觉-触觉"三维感知网络:

1.听觉意象:"裂石穿云"强化声波物理冲击力

2.视觉转换:"惊雪"声波具象化呈现

3.空间张力:从"沙漠霜天"到"江楼明月"镜头拉伸

# (二)历史语境解码

创作于元初(约1279年后),暗含三重时代隐喻:

1."台"意象:暗指南宋灭亡(临安凤凰山为皇宫所在)

2."云遮":象征蒙元统治下的文化压抑

3."吹落月":寄托文人阶层的精神抵抗

五、音乐学考据

1.乐器形制:"宜横"证实为六孔竹笛(非唐代流行的竖吹尺八)

2.演奏技法:运用"吹"技术(通过气息控制使音高突破常规)

3.声学效果:末句符合物理声学的"普勒效应"

六、比较文学研究

与马致远《天净沙·秋思》构成"曲声音书写"璧:

维度《驻马听·吹》《天净沙·秋思》
感官主导听觉霸权视觉统治
时空结构垂直空间突破水平线性展开
情感密度爆发式宣泄累积式沉淀

七、文化影响

1.戏曲传承:成为昆曲《玉簪记·琴挑》笛曲创作蓝本

2.当代转化: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"击缶而歌"环节受其启发

3.域外传播:法国汉学家儒莲(Stanislas Julien)1842年首译本法译本

版权说明:
本网站凡注明“公众课 原创”的皆为本站原创文章,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!
本网转载皆注明出处,遵循行业规范,如发现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的,请与我们联系处理!
您可以扫描右侧微信二维码联系我们。
  • 相关主题:
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合作联系 会员说明 新闻投稿 隐私协议 网站地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