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专业的教育培训学习门户--广州松河信息科技有限公司-公众课
来源:公众课     时间:2025/8/28 21:52:10     共 2531 浏览

一、原曲呈现

曲牌名:大德歌(双调)

作者:关汉卿(约1234-1300),元曲四大家之首

原文

子规啼,不如归,

道是春归人未归。

几日添憔悴,

虚飘飘柳絮飞。

一春鱼雁无消息,

则见双燕斗衔泥。

---

二、注释与译文

1.词汇注释

  • 子规:杜鹃鸟,啼声似"归去"
  • 鱼雁:古指书信(典出《汉书·苏武传》)
  • 斗衔泥:燕子争相衔泥筑巢

2.白话译文

杜鹃声声催"不如归"却说春天已回人未回。

连日面容渐憔悴,

空见柳絮漫天飞。

整春未有书信至,

唯见双燕争衔泥。

---

三、文学赏析

1. 意象体系

  • 子规:构建听觉意象,强化"归"主题
  • 柳絮:以飘零之态喻游子无着落(对比李白"杨花愁杀渡江人"
  • 双燕:反衬手法,突出主人公形单影只

2. 情感结构

采用"承转合"四段式:

1. 起:闻鹃生归思(听觉触发)

2. 承:春归人不归(时空错位)

3. 转:憔悴无消息(情感深化)

4. 合:燕双人独(视觉收束)

3. 艺术特色

  • 白描手法:仅28字勾勒完整叙事
  • 虚实相生:"鱼雁无消息"写实,"柳絮飞"虚
  • 词曲融合:保留词体雅致,融入曲体通俗

---

四、历史背景

1.创作语境

  • 元代知识份子地位低下("儒十丐")
  • 关汉卿长期漂泊大都(今北京),此曲或为自况

2.曲牌溯源

  • "德"为元成宗年号(1297-1307)
  • 该曲牌现存作品仅关汉卿十首,此为其四时组曲之首

---

五、延伸解读

1.性别视角

通过女性口吻抒写离愁("几日添憔悴"延续《诗经·伯兮》传统

2.比较文学

  • 与马致远《天净沙·秋思》并称"元曲羁旅双璧"
  • 较之宋代晏殊"无可奈何花落去"显市井生命力

3.现代价值

对当代"巢青年"家庭"仍具观照意义

---

六、学术争议

1. 创作年代考证:有学者认为应作于大德年间(1300年左右)

2. "双燕":或受白居易"梁上有双燕"

3. 流行度差异:较之《窦娥冤》,散曲传播受限于表演形式

版权说明:
本网站凡注明“公众课 原创”的皆为本站原创文章,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!
本网转载皆注明出处,遵循行业规范,如发现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的,请与我们联系处理!
您可以扫描右侧微信二维码联系我们。
  • 相关主题:
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合作联系 会员说明 新闻投稿 隐私协议 网站地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