篇名:《甫田》(《诗经·齐风》第十一篇)
作者:无名氏(周代齐国民间集体创作)
原文:
无田甫田,维莠骄骄。
无思远人,劳心忉忉。
无田甫田,维莠桀桀。
无思远人,劳心怛怛。
婉兮娈兮,总角丱兮。
未几见兮,突而弁兮。
---
1.无田甫田:前"""";后""大田
2.维莠骄骄:莠(yòu),狗尾草;骄骄,茂盛貌
3.劳心忉忉:忉(dāo)忉,忧思状
4.桀桀:高耸丛生貌
5.怛(dá)怛:悲苦不安
6.总角丱(guàn):儿童发髻左右分束
7.弁(biàn):成年冠冕
---
第一层:
莫去耕种那大田,杂草丛生多茂繁。
莫要思念远方人,忧思绵绵摧心肝。
第二层:
莫去耕种那大田,杂草高高已连片。
莫要思念远方人,愁绪阵阵苦难言。
第三层:
少年俊美多可爱,总角翘立真童颜。
许久未见忽相逢,竟已加冠成青年。
---
结构艺术:
意象系统:
1.荒田意象:通过"莠草"生的视觉描写,隐喻情感荒芜状态
2.成长意象:"总角→弁"的服饰变化,完成从童年到成年的蒙太奇转换
情感张力:
---
创作时期:
- 学界存在两说:
西周晚期说(据《毛诗序》"大夫刺襄公"说)
春秋中期说(结合齐国"相地而衰征"赋税改革背景)
社会语境:
1. 反映井田制瓦解过程中公田荒芜现象
2. "远人"可能指:
礼制映射:
- "弁"作为冠礼标志,体现周代"而冠"成人仪轨
---
1.主题分歧:
2."远人"身份:
- 闻一多考为"恋人" - 郭沫若释为"征夫"
3.末章解读:
---
1. 开创"荒田喻情"抒情传统,影响后世如《古诗十九首》"君令人老"意象
2. "突而弁"的戏剧性转折,为杜甫《赠卫八处士》"壮能几时"范式
3. 重章复沓技法在汉乐府《江南》等作品中得到发展
(AI生成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