说到"施"姓,很多人第一反应可能是"施舍",但其实施姓源流远比想象中悠久。作为中国排行第105位的大姓(根据最新人口统计),施姓族人至今仍活跃在各行各业。有趣的是,在台湾地区这个姓更常见,能排进前30名呢!
施姓主要来源有两大说法:
"你们可能想不到,孔子最得意的门生之一——施之常,就是最早见于史册的施姓名人。"研究姓氏学的王教授这样告诉我们。
历史时期 | 迁徙特点 | 代表事件
---------|----------|---------
汉唐时期 | 向江浙扩散 | 会稽施氏成为望族
宋元时期 | 大规模南迁 | 福建施琅家族兴起
明清时期 | 跨海赴台 | 施世榜开垦彰化平原
特别值得一说的是明末清初,随着郑成功收复台湾,大量施姓族人渡海谋生,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如今台湾施姓比例特别高。
根据2020年全国人口普查数据:
1. 福建(18.7%)
2. 浙江(15.2%)
3. 江苏(12.9%)
4. 台湾(11.4%)
5. 广东(9.8%)
"说实话,看到福建比例这么高我有点意外,"从事社工的施女士说,"想想闽南语区确实经常遇到本家。"###四、古今名人:星光熠熠的施氏族人
1.施耐庵(1296-1370):这个不用多说吧?《水浒传》作者,中国四大名著之父
2.施琅(1621-1696):清初水师提督,收复台湾的关键人物
3.施闰章(1618-1683):"南施北宋"清初诗文大家
"我们施家真是文武全才啊!"采访中一位施姓大学生骄傲地说,"从写小说的到打海战的,从搞科研的到拍电影的,应有尽有。"
1. 施姓在日文中读作"せき"韩国读作"?"2. 澳门特别行政区前行政长官崔世安,其母系出自施氏家族
3. 福建泉州有全国唯一的"氏大宗祠"始建于明代
---
文章写到这里,突然想起个趣事:去年某施姓网友在家族聚会上发现,一桌12个人里竟然有3个叫"伟"——看来这个姓取名还真得花点心思呢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