```
六月栖栖,戎车既饬。四牡骙骙,载是常服。
玁狁孔炽,我是用急。王于出征,以匡王国。
比物四骊,闲之维则。维此六月,既成我服。
我服既成,于三十里。王于出征,以佐天子。
四牡修广,其大有颙。薄伐玁狁,以奏肤公。
有严有翼,共武之服。共武之服,以定王国。
玁狁匪茹,整居焦获。侵镐及方,至于泾阳。
织文鸟章,白旆央央。元戎十乘,以先启行。
戎车既安,如轾如轩。四牡既佶,既佶且闲。
薄伐玁狁,至于大原。文武吉甫,万邦为宪。
吉甫燕喜,既多受祉。来归自镐,我行永久。
饮御诸友,炰鳖脍鲤。侯谁在矣?张仲孝友。
```
1.栖栖:忙碌不安貌
2.戎车:战车
3.骙骙(kuí):马匹强壮貌
4.玁狁(xiǎn yǔn):周代北方游牧民族
5.孔炽:十分猖獗
6.闲之维则:训练合乎规范
7.颙(yóng):大头貌,喻马匹雄壮
8.焦获:古地名,今陕西泾阳西北
9.白旆:白色旌旗
10.吉甫:尹吉甫,周宣王大臣
(逐章对应翻译)
第一章:六月奔忙备战急,兵车整顿待出征。四匹公马真雄健,载着将帅上战场。玁狁猖狂犯边境,王朝紧急发兵征。奉王命前去讨伐,誓要保卫我家邦...
1.叙事结构:采用"-出征-凯旋"三段式,第五章"吉甫"全诗高潮
2.修辞特色:
3.军事书写:详细记载战车制式(元戎十乘)、行军里程(于三十里)等细节
1.玁狁之患:
2.军事制度:
1.战争伦理:体现"以战止战"华夏军事思想
2.宴饮礼仪:末章燕飨场景展现"军礼"制度,《仪礼·燕礼》有相似记载
3.孝友观念:结尾"仲孝友"反映周代"忠孝一体"价值观
1. 创作年代:
2. 地理考辨:
1. 与《出车》《采薇》构成"王北伐组诗"
2. 军事描写较《秦风·无衣》更重制度细节
3. 凯旋场景与《小雅·彤弓》形成仪式呼应
(AI生成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