破阵子·掷地刘郎玉斗
[宋] 辛弃疾
掷地刘郎玉斗,挂帆西子扁舟。千古风流今在此,万里功名莫放休。君王三百州。
燕雀岂知鸿鹄,貂蝉元出兜鍪。却笑泸溪如斗大,肯把牛刀试手不?寿君双玉瓯。
---
1.刘郎玉斗:典出《史记·项羽本纪》,范增怒掷刘邦所赠玉斗,喻指壮志难酬。
2.西子扁舟:化用范蠡携西施泛舟典故,暗喻退隐之思。
3.貂蝉兜鍪:武将头盔(兜鍪)与文官冠饰(貂蝉)的对比,强调功业需从军旅奠基。
4.泸溪如斗大:讽刺南宋偏安一隅,疆土狭小如斗。
刘邦的玉斗被范增愤然掷地,范蠡的西施乘舟远逝。千古风流人物今在眼前,万里功名切莫轻弃。君王的三百州郡待收复。
燕雀怎能理解鸿鹄之志?宰相的紫冠原自战盔。可笑泸溪县城小如斗,岂愿用宰牛之刀小试锋芒?且赠你双玉杯祝寿。
---
全词以"地"笔,宣泄愤懑→"挂帆"转写退隐矛盾→"千古风流"显抱负→"燕雀"句强化孤傲→末句"寿君"含无奈,完成从激愤到自嘲的情绪闭环。
---
约作于1182-1192年间,辛弃疾遭弹劾闲居带湖时期。此时南宋朝廷主和派占优,词人"万字平戎策"(《鹧鸪天》)尽数落空。
---
《破阵子》本为唐教坊曲,多写战场肃杀。辛弃疾选用此调,与其《破阵子·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》形成互文,强化"场秋点兵"未竟之志。
可与《水龙吟·登建康赏心亭》("吴钩看了")、《永遇乐·京口北固亭怀古》对读,三者共同构成辛弃疾的"英雄失路三部曲"#### 3.后世评价
清代陈廷焯《白雨斋词话》评:"龙吟虎啸中忽作哀鸣,愈见其志之坚、其遇之悲。"现代学者邓广铭认为此词"以酒器喻江山,笑中带泪"