曲牌名:小桃红
作者:盍西村(元代散曲家)
原文:
> 采莲人和采莲歌,
> 柳外兰舟过。
> 不管鸳鸯梦惊破,
> 夜如何?
> 有人独上江楼卧。
> 伤心莫唱,
> 南朝旧曲,
> 司马泪痕多。
---
1.采莲歌:江南水乡劳动民歌,常含男女情思
2.兰舟:木兰木制的小船,典出《述异记》
3.南朝旧曲:指南陈后主《玉树后庭花》等亡国之音
4.司马泪痕:化用白居易《琵琶行》"州司马青衫湿"典故
采莲姑娘们唱着渔歌结伴而过,
杨柳岸边划过装饰华美的小舟。
全然不顾惊扰了鸳鸯的好梦,
夜色渐深时,
唯见孤独人影在江边小楼独卧。
最怕听见那些南朝遗曲,
引得人像贬谪江州的白居易般泪落衣襟。
---
1.动静对照:
2.时空嵌套:
1.双重视角:
2.声景运用:
声音元素 | 情感投射 |
---|---|
采莲歌 | 世俗欢愉 |
南朝曲 | 家国悲叹 |
---
1.元代文人处境:
2.地理隐喻:
南京作为南朝故都,元代沦为集庆路,遗址多存
1.对杜牧的呼应:
"女不知亡国恨"与"不管鸳鸯梦惊破"的互文
2.散曲发展脉络:
体现元代散曲由俗入雅的转型特征
---
现存《太平乐府》与《阳春白雪》版本存在异文:
1. 明代《词林摘艳》收录本曲
2. 现代学者任中敏《散曲丛刊》考据详注
| 维度 | 本曲 | 类似题材(如杨果《小桃红》) |
|---|---|---|
| 主旨 | 历史沧桑 | 男女情思 |
| 手法 | 用典密集 | 白描为主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