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--
篇名:卷耳
作者:无名氏(《诗经·国风·周南》)
原文:
采采卷耳,不盈顷筐。嗟我怀人,寘彼周行。
陟彼崔嵬,我马虺隤。我姑酌彼金罍,维以不永怀。
陟彼高冈,我马玄黄。我姑酌彼兕觥,维以不永伤。
陟彼砠矣,我马瘏矣,我仆痡矣,云何吁矣。
---
1.采采:反复采摘状
2.卷耳:苍耳古称,菊科一年生草本
3.顷筐:斜口浅筐(容积约1.5升)
4.虺隤/玄黄/瘏:马病三种渐进状态
5.金罍/兕觥:青铜酒器等级差异
6.砠:《毛传》释为"石山戴土
首章:
采摘苍耳不停手,浅筐总也装不满。心中想念远行人,筐儿丢在大路旁。
二至四章:
登上高高土石山,马儿累得腿发软。且把金杯斟满酒,浇灭这长长思念。
......(完整译文共16行,此处节选)
---
1.复沓递进:三组"陟彼...我马..."时空纵深
2.视角切换:首章女性采撷→后续男性行役
意象 | 象征意义 | 出现频次 |
---|---|---|
卷耳 | 未完成的日常 | 4 |
病马 | 征途艰难 | 3 |
酒器 | 精神慰藉 | 2 |
---
1.创作年代:西周中后期(前10-前8世纪)
2.地理线索:
3.社会语境:
---
1.作者性别论:
2.筐具放置解读:
---
1.植物学意义:
- 苍耳在《救荒本草》的记载
2.后世化用例证:
- 王维"陟彼崔嵬"运用
- 日本《万叶集》卷耳歌仿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