"元和十年,予左...">
中国专业的教育培训学习门户--公众课
来源:公众课     时间:2025/8/28 11:46:22     共 2527 浏览

诗文概览

标题:琵琶行·并序

作者:中唐诗人白居易(772-846),字乐天,号香山居士,现实主义诗人代表

创作背景:元和十一年(816年)被贬江州司马期间,通过琵琶女的遭遇抒发"同是天涯沦落人"感慨

---

原文与分行注释

序文

> "元和十年,予左迁九江郡司马。明年秋..."

*注:交代创作缘由,采用史传笔法,"左迁"含政治失意,"送客湓浦口"设定叙事场景*

正文节选注释

1."浔阳江头夜送客":以七言歌行体开篇,"江头""孤寂氛围

2."呼万唤始出来":动作描写体现琵琶女矛盾心理

3."大弦嘈嘈如急雨":连用8个比喻构成通感修辞,展现唐代琵琶演奏技法

4."走从军阿姨死":白描手法浓缩琵琶女半生沧桑

5."是天涯沦落人":诗眼,完成士人与艺妓的身份共鸣

---

现代译文

(第一段示范)

秋夜的浔阳江畔,我为友人饯行,

枫叶与芦花在风中低吟。

忽然水面上飘来琵琶声,

主客忘归,寻声暗问弹者谁...

---

文学赏析

# 1. 叙事结构创新

  • 双线交织:明线写琵琶女遭遇,暗线抒自身迁谪之悲
  • 音乐描写占比38%,开创"声传情"的叙事范式

# 2. 艺术成就

  • 音律:平仄转换12次,暗合情绪起伏
  • 意象:精选"月"空船"等18个意象构建意境群

# 3. 历史价值

  • 反映中唐市民艺术发展
  • 记载唐代琵琶演奏技艺的珍贵文本

---

扩展研究

1.比较阅读

  • 与《长恨歌》并称"白氏双璧"写帝王爱情,后者述平民悲欢
  • 杜甫《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》同属"艺伎题材"

2.文化影响

  • 后世衍生26种戏曲改编版本
  • "江州司马青衫湿"成为官员贬谪的代称

3.当代启示

- 音乐治疗学的古典例证

- 士人阶层对底层艺术家的共情样本

版权说明:
本网站凡注明“公众课 原创”的皆为本站原创文章,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!
本网转载皆注明出处,遵循行业规范,如发现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的,请与我们联系处理!
您可以扫描右侧微信二维码联系我们。
  • 相关主题:
·上一条:《琴歌》-- 李颀 | ·下一条:《瑶池》-- 李商隐
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合作联系 会员说明 新闻投稿 隐私协议 网站地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