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--
浪淘沙令·伊吕两衰翁
伊吕两衰翁,历遍穷通。
一为钓叟一耕佣。
若使当时身不遇,老了英雄。
汤武偶相逢,风虎云龙。
兴王只在笑谈中。
直至如今千载后,谁与争功!
---
1.伊吕:指伊尹(商朝开国功臣)与吕尚(姜子牙,周朝开国元勋)
2.穷通:困厄与显达的人生境遇
3.钓叟耕佣:吕尚曾垂钓渭滨,伊尹曾躬耕莘野
4.汤武:商汤王与周武王,分别任用伊尹、吕尚
5.风虎云龙:典出《周易》"从龙,风从虎"君臣际会
---
两位历经沧桑的老者,
尝尽人间困顿与显达。
一位是垂钓渔翁,一位是田间农夫,
若未遇明主赏识,
终将埋没英雄本色。
恰逢商汤周武的知遇,
如龙得云虎乘风而起。
开创王朝基业谈笑之间,
纵使千载光阴流转,
谁人可比不世功勋?
---
---
1.创作时期:推测为熙宁变法(1069-1076)后期
2.现实映射:
3.思想渊源:融合孟子"天时地利"与法家"因势变法"
---
1.人才观:强调"主""致"辩证关系
2.历史观:突破传统天命论,突出人事能动性
3.词体突破:将咏史题材引入小令创作,开苏辛先声
---
| 维度 | 本词特色 | 传统咏史词 |
|---|---|---|
| 叙事视角 | 上帝视角+代入感 | 纯客观陈述 |
| 情感基调 | 豪迈中见苍凉 | 单一怀古伤今 |
| 哲学深度 | 存在主义追问 | 道德评判为主 |
---
1.创作动机:
2."衰翁":
---
1.后世化用:
- 辛弃疾"却君王天下事"其志
- 毛泽东"数风流人物"其神
2.当代价值:
- 人才选拔制度的传统参照
- 逆境突围的精神资源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