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专业的教育培训学习门户--公众课
来源:公众课     时间:2025/8/28 16:38:48     共 2536 浏览

---

一、词作原文

浪淘沙令·伊吕两衰翁

伊吕两衰翁,历遍穷通。

一为钓叟一耕佣。

若使当时身不遇,老了英雄。

汤武偶相逢,风虎云龙。

兴王只在笑谈中。

直至如今千载后,谁与争功!

---

二、注释详析

1.伊吕:指伊尹(商朝开国功臣)与吕尚(姜子牙,周朝开国元勋)

2.穷通:困厄与显达的人生境遇

3.钓叟耕佣:吕尚曾垂钓渭滨,伊尹曾躬耕莘野

4.汤武:商汤王与周武王,分别任用伊尹、吕尚

5.风虎云龙:典出《周易》"从龙,风从虎"君臣际会

---

三、白话译文

两位历经沧桑的老者,

尝尽人间困顿与显达。

一位是垂钓渔翁,一位是田间农夫,

若未遇明主赏识,

终将埋没英雄本色。

恰逢商汤周武的知遇,

如龙得云虎乘风而起。

开创王朝基业谈笑之间,

纵使千载光阴流转,

谁人可比不世功勋?

---

四、文学赏析

# 1. 结构艺术

  • 上阕:以"翁"意象破题,通过"穷通"形成张力
  • 下阕:用"相逢"转折,构建"遇/不遇"二元哲思框架

# 2. 修辞特色

  • 用典密度:全词8处用典却无堆砌感,体现"铁成金"功力
  • 时空压缩:"千载后"三字将历史纵深纳入当下思考

# 3. 情感表达

  • 表层:对历史人物的咏叹
  • 深层:寄托作者变法受阻后的政治理想

---

五、历史背景透视

1.创作时期:推测为熙宁变法(1069-1076)后期

2.现实映射

  • "身不遇"指反对派阻挠
  • "谈中兴"《上仁宗皇帝言事书》改革主张

    3.思想渊源:融合孟子"天时地利"与法家"因势变法"

---

六、多维阐释

1.人才观:强调"主""致"辩证关系

2.历史观:突破传统天命论,突出人事能动性

3.词体突破:将咏史题材引入小令创作,开苏辛先声

---

七、比较研究

维度本词特色传统咏史词
叙事视角上帝视角+代入感纯客观陈述
情感基调豪迈中见苍凉单一怀古伤今
哲学深度存在主义追问道德评判为主

---

八、学术争议

1.创作动机

  • 主流观点:自我激励
  • 新锐解读:向神宗传递政治信号

    2."衰翁"

  • 年龄写实说(时年约55岁)
  • 精神象征说(变法困局写照)

---

九、文化影响

1.后世化用

- 辛弃疾"却君王天下事"其志

- 毛泽东"数风流人物"其神

2.当代价值

- 人才选拔制度的传统参照

- 逆境突围的精神资源

版权说明:
本网站凡注明“公众课 原创”的皆为本站原创文章,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!
本网转载皆注明出处,遵循行业规范,如发现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的,请与我们联系处理!
您可以扫描右侧微信二维码联系我们。
  • 相关主题:
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合作联系 会员说明 新闻投稿 隐私协议 网站地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