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专业的教育培训学习门户--公众课
来源:公众课     时间:2025/8/28 21:52:11     共 2526 浏览

一、原文呈现

曲牌名:寿阳曲(又名"落梅风")

作者:张可久(元代散曲大家)

原文

_"云笼月,风弄铁,两般儿助人凄切。

剔银灯欲将心事写,长吁气一声吹灭。"_

---

二、注释与译文

1.字词注释

  • 风弄铁:风吹檐下铁马(古代建筑悬挂的金属片)
  • 两般儿:指"云遮月"与"风响铁"两种景象
  • 剔银灯:挑亮灯芯,古代油灯需用簪子拨弄

2.白话译文

_月色被层云遮蔽,檐角铁马在风中叮当作响,这两重景象更添愁绪。

挑亮灯盏想写下心事,却终化作一声长叹吹熄了灯火。_

---

三、艺术特色赏析

# (1)意象的叠加运用

  • 自然意象:云、月、风构成阴郁氛围
  • 人造意象:铁马、银灯强化孤寂感
  • 行为意象:"剔灯"灭"形成动作链条

# (2)矛盾修辞手法

  • "欲写""灭"的瞬间转折
  • 灯光由明到暗的象征:希望→幻灭

# (3)音乐性体现

  • 曲牌"寿阳曲"格律:五句三韵(切、写、灭)
  • "铁""声字收尾,营造戛然而止效果

---

四、历史背景探源

1.创作时期推定

  • 张可久晚年作品(约1340年后)
  • 元代社会动荡期文人普遍存在的隐逸倾向

2.藏山寺地理考据

  • 现存争议:山西盂县藏山寺/浙江天台山藏寺
  • 元代佛教寺院作为文人暂避尘嚣的常见场所

3.与作者其他作品关联

  • 可比照《卖花声·怀古》中的历史虚无感
  • 与《清江引·秋怀》共享"灯火"意象

---

五、文化内涵延伸

1.元代文人心理写照

  • 科举废止后的仕途无望
  • 借佛寺空间抒发"""世"矛盾

2.禅宗思想投射

  • "灯"暗合"放下执念"禅机
  • 云月意象体现《金刚经》"露如电"观

3.后世影响

  • 明代散曲家王磐对"瞬间定格"法的继承
  • 现代学者视其为"元曲小品化"的代表作

---

六、版本校勘说明

1. 现存最早收录于《太平乐府》(杨朝英编)

2. 关键异文:"风弄铁"或作"动铁""弄"字更显拟人化)

3. 现代标点争议:第三句应为"般儿助人凄切。"(非感叹号)

版权说明:
本网站凡注明“公众课 原创”的皆为本站原创文章,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!
本网转载皆注明出处,遵循行业规范,如发现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的,请与我们联系处理!
您可以扫描右侧微信二维码联系我们。
  • 相关主题:
同类资讯
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合作联系 会员说明 新闻投稿 隐私协议 网站地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