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--
篇名:正月
作者:无名氏(《诗经·小雅》怨刺诗代表)
原文:
正月繁霜,我心忧伤。
民之讹言,亦孔之将。
念我独兮,忧心京京。
哀我小心,癙忧以痒。
...(全文共13章,此处节选首章)
---
1.正月:周历正月即夏历四月,反常降霜暗示时局异常
2.繁霜:连用"繁"霜"字强调天象异变(郑玄笺:"夏之四月建巳,纯阳用事而霜多,急恒寒若之异")
3.讹言:特指西周晚期社会流传的政治谣言(《毛传》:"讹,伪也"
4.京京:忧思堆积貌(马瑞辰《通释》:"犹言累累也")
5.癙忧:幽闭性抑郁(《尔雅·释训》:"癙,病也")
---
【第一章】
夏历四月突降寒霜,
使我内心充满忧伤。
民间谣言四处传播,
声势日益汹涌猖狂。
想到自己孤独无依,
愁绪如山压垮胸膛。
可叹我这般谨慎,
仍被忧思折磨成疾。
---
采用"象-人事-心理"递进:
1. 首章定调:天灾(霜)→人祸(讹言)→心理(忧)
2. 末章"瞻乌爰止"以乌鸦意象收束,形成闭环结构
开创中国政治抒情诗传统,其"忧患意识"直接影响屈原《离骚》"太息以掩涕"的书写模式
---
1. 嫡庶之争:宜臼被废引发礼制危机
2. 赋税暴政:"人有土田,女反有之"(《大雅·瞻卬》)
3. 舆论失控:"赫赫宗周,褒姒灭之"(《小雅·正月》末章)
---
1.作者身份:
2.文本互证:
3.现代阐释:
- 钱钟书《管锥编》指出"癙忧"开创中国文学"症"书写先河
- 宇文所安(Stephen Owen)解读书中"者"为早期知识分子觉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