标题释义
"里馆"王维辋川别业二十景之一,以竹林环绕得名。"竹"在中国文化中象征高洁坚韧,""暗示文人雅居的物理空间与精神栖所的双重属性。
作者生平
王维(701-761),字摩诘,盛唐诗人,因晚年笃信佛教被称为"佛"其创作可分为早年的边塞豪情与中晚年的隐逸禅思两个阶段。《竹里馆》作于安史之乱后,王维隐居蓝田辋川时期,反映其"唯好静,万事不关心"的心境。
---
原文
独坐幽篁里,弹琴复长啸。
深林人不知,明月来相照。
注释
---
白话译文
独自坐在幽深竹林中,时而抚琴时而仰天长啸。
密林深处无人知晓我的存在,唯有明月将清辉洒落肩头。
画面解析
诗中六个意象词构成三重空间:
1.幽篁-深林:垂直的竹林与水平的密林形成封闭性空间
2.琴-啸:人为声响打破寂静却强化了空灵之感
3.人-月:孤独主体与永恒客体的精神共鸣
---
1. 以少总多的留白艺术
全诗仅20字,却包含:
2. 禅意表达的三重境界
---
1. 魏晋风度与盛唐气象的结合
"长啸"袭阮籍、嵇康的名士做派,而"明月相照"则体现盛唐文人特有的天地情怀。
2. 隐逸文化的典型范式
对比其他隐逸诗作:
作品 | 核心意象 | 精神指向 |
---|---|---|
陶渊明《饮酒》 | 菊花 | 避世守拙 |
柳宗元《江雪》 | 寒江独钓 | 孤傲抗争 |
王维《竹里馆》 | 明月竹林 | 天人合一 |
3. 禅宗思想的诗化呈现
"明月"象征佛性真如,"人不知"合"不立文字"的禅宗理念,整体体现"空即有"的中观哲学。
---
历代评点
现代价值
在信息过载的当代,《竹里馆》提供了一种精神减压范式:
- 通过独处实现自我疗愈
- 在自然中重建心灵秩序
- 用艺术表达超越现实困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