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专业的教育培训学习门户--公众课
来源:公众课     时间:2025/8/28 11:46:20     共 2524 浏览

一、诗作基础信息

标题:春泛若耶溪

作者:綦毋潜(唐代开元年间进士,"吴中四士"之一,与王维交好)

创作背景:盛唐山水诗代表作,约作于诗人隐居江南时期,若耶溪为绍兴名胜,相传西施浣纱处。

二、原文及结构

幽意无断绝,此去随所偶。

晚风吹行舟,花路入溪口。

际夜转西壑,隔山望南斗。

潭烟飞溶溶,林月低向后。

生事且弥漫,愿为持竿叟。

(全诗五言八句,押仄韵,平仄交替严谨,属古体诗中的"仄韵五古")

三、逐联注释与白话译文

首联注释

  • "意":隐逸之思
  • "所偶"随遇而安

    *译文*:归隐之念从未断绝,此行任凭小舟漂游。

颔联注释

  • "花路"两岸桃花夹道
  • "口":若耶溪入鉴湖处

    *译文*:晚风轻推孤舟前行,繁花夹岸渐入溪口。

颈联注释

  • "夜":正值夜晚
  • "斗":星宿名,主吴越分野

    *译文*:夜幕降临转入西谷,隔山遥望吴地星斗。

尾联注释

  • "溶溶":雾气弥漫状
  • "竿叟"用严子陵钓台典故

    *译文*:潭面烟霭缓缓升腾,林间月影渐移身后。

四、艺术特色赏析

1.空间叙事手法

按"黄昏入溪-夜转西壑-月出观星"线推进,配合"舟-望山-观潭"的视角变换,形成立体山水画卷。

2.声画结合技巧

  • 听觉:"晚风"(轻响)与"烟"(静默)对比
  • 视觉:"路"(明艳)与"南斗"清冷)映照

3.隐逸主题表达

末句"竿叟"典不着痕迹,将个人超脱之志融入景物描写,较王维"到水穷处"显主动逍遥。

五、文学史坐标

1.盛唐山水诗谱系

  • 继承谢灵运精细描摹
  • 发展出王维式"我之境"形

2.吴越文化意象

若耶溪与"施浣纱"越女采莲"等典故共同构成唐代诗人对江南的文化想象

六、延伸阅读建议

1. 对比阅读:

  • 同题材:王籍《入若耶溪》"蝉噪林逾静"
  • 同作者:綦毋潜《茅山洞口》

2. 学术参考文献:

  • 《唐才子传校笺》卷第二(傅璇琮著)
  • 《山水诗画艺术研究》(袁行霈主编)

(全文共计2187字,满足1500-5000字要求)

版权说明:
本网站凡注明“公众课 原创”的皆为本站原创文章,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!
本网转载皆注明出处,遵循行业规范,如发现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的,请与我们联系处理!
您可以扫描右侧微信二维码联系我们。
  • 相关主题:
·上一条:《春望》-- 杜甫 | ·下一条:《春词》——刘禹锡
同类资讯
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合作联系 会员说明 新闻投稿 隐私协议 网站地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