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专业的教育培训学习门户--公众课
来源:公众课     时间:2025/8/28 11:46:23     共 2523 浏览

一、诗文标题与作者背景

标题解析

筹笔驿为古驿名,位于今四川省广元市北,因诸葛亮北伐时曾在此运筹军事而得名。李商隐以此地名为题,既点明怀古对象,又暗含对诸葛亮"运筹帷幄"形象的追思。

作者生平

李商隐(约813-858),晚唐著名诗人,与杜牧合称"小李杜"诗以隐晦朦胧、用典精妙著称,尤擅咏史诗与无题诗。本诗作于大中十年(856年)冬,作者罢梓州幕职返长安途中所作,借古抒怀的创作意图明显。

二、原文与注释

原文呈现

```

猿鸟犹疑畏简书,风云常为护储胥。

徒令上将挥神笔,终见降王走传车。

管乐有才原不忝,关张无命欲何如?

他年锦里经祠庙,梁父吟成恨有余。

```

分句注释

1.简书:军令文书,典出《诗经·小雅》"岂不怀归,畏此简书"

2.储胥:军营栅栏,代指军事设施

3.降王:指蜀汉后主刘禅,降魏后被迁往洛阳

4.管乐:春秋名相管仲与战国名将乐毅,喻诸葛亮才能

5.锦里:成都别称,武侯祠所在地

三、白话译文

猿鸟至今仍畏惧诸葛亮的军令威严,风云长久守护着当年的军营壁垒。

空见诸葛挥洒神妙谋略,终究难改刘禅乘传车投降的结局。

孔明才比管乐确实无愧,奈何关张早逝独木难支。

昔日途经锦里武侯祠时,吟罢《梁父吟》唯余千古遗恨。

四、艺术手法赏析

1. 时空交织的意象群

首联通过"鸟"风云"的拟人化,构建跨越时空的肃穆氛围:"犹疑畏"诸葛亮余威犹在,"为护"暗示天意难测。这种虚实相生的手法,使历史现场与诗人观感浑然一体。

2. 对比反衬的悲剧张力

颔联"令"与"终见"强烈反差:前句极写诸葛亮的军事才能("挥神笔"典出《三国志》"运筹演谋"后句以"走传车"屈辱场景作结。颈联更用"有才"与"无命"悖论,揭示个人才能与时运的深刻矛盾。

3. 典故系统的多层意指

  • 管乐关张:既肯定诸葛亮"真不忝"才能,又通过关羽、张飞之死暗示蜀汉人才断层
  • 梁父吟:作为诸葛亮隐居时常吟的乐府诗,此处既指诗人吊唁行为,又隐喻"出师未捷"的永恒遗憾

五、历史语境扩展

1. 晚唐的时代投影

李商隐身处唐王朝衰微之际,诗中"王走传车"讽宦官专权、藩镇割据的乱象。清代学者冯浩指出:"篇专悲诸葛,实自悲也。"

2. 同类题材比较

  • 与罗隐《筹笔驿》对比:罗诗直言"来天地皆同力,运去英雄不自由",李诗则通过意象婉转表达,体现"博绝丽"的独特风格
  • 与杜甫《蜀相》关联:二者均聚焦诸葛亮"师未捷"的悲情,但杜甫侧重"臣心"的忠诚,李商隐更强调时命无常

六、文学史价值

该诗被清代吴乔评为"叙事,不着痕迹"的咏史典范。其价值在于:

1. 突破"诸葛"单一视角,呈现才能与际遇的复杂关系

2. 开创"以景证史"怀古模式,影响后世如王安石《桂枝香》等作品

3. "恨有余"的情感收束,成为晚唐咏史诗"空茫意识"典型表达

版权说明:
本网站凡注明“公众课 原创”的皆为本站原创文章,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!
本网转载皆注明出处,遵循行业规范,如发现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的,请与我们联系处理!
您可以扫描右侧微信二维码联系我们。
  • 相关主题:
同类资讯
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合作联系 会员说明 新闻投稿 隐私协议 网站地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