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诗文标题与作者
标题"长相思"乐府旧题,属《杂曲歌辞》类别,多抒写男女相思之情。李白以此为题创作组诗两首,本篇为第一首,通过典型意象群构建出盛唐时期独特的相思美学。作者李白(701-762),字太白,号青莲居士,唐代浪漫主义诗歌代表人物,其作品以豪放飘逸著称,本诗却展现出诗人细腻深婉的另一面。
二、原文呈现
```
长相思,在长安。
络纬秋啼金井阑,微霜凄凄簟色寒。
孤灯不明思欲绝,卷帷望月空长叹。
美人如花隔云端。
上有青冥之长天,下有渌水之波澜。
天长路远魂飞苦,梦魂不到关山难。
长相思,摧心肝。
```
三、逐句注释
1.络纬秋啼金井阑:络纬即纺织娘,秋虫鸣叫于雕饰精美的井栏边,暗示季节与环境
2.微霜凄凄簟色寒:簟(diàn)指竹席,霜气使席纹显出寒意,双关心境凄凉
3.卷帷望月空长叹:帷指窗帘,动作细节展现望月怀人的典型情境
4.美人如花隔云端:既可指具体恋人,亦隐喻政治理想,体现李白诗作的象征性
5.青冥之长天与渌水之波澜:构成垂直空间意象群,强化阻隔感
四、现代译文
绵长的思念,萦绕在长安城头。
秋虫在华美的井栏边哀鸣,薄霜浸染竹席透出寒意幽幽。
孤灯昏暗相思令人断肠,卷起帘幕凝望明月徒然叹息不休。
如花的美人遥隔云端难以触碰。
上有苍茫无际的九重青天,下有湍急汹涌的碧波江流。
天地辽阔魂魄飞渡何其艰辛,连梦魂都难越这重重关山险阻。
这刻骨的相思啊,正一寸寸揉碎我的肝肠。
五、文学赏析
1.结构艺术:采用"-分-总",首尾"长相思",中间三组空间意象递进展开
2.修辞特色:
3.情感张力:通过"孤灯"叹"摧心肝"等强烈字眼,将相思之苦推向极致
4.盛唐气象:虽写私情却蕴含"冥长天"关山"等宏大意象,体现时代特征
六、扩展说明
1.创作背景:
2.文学史地位:
3.跨艺术比较:
4.文化衍生:
七、学术争议
1. 关于""的三种主流解读:
2. 创作时间争议:
八、教学要点
1. 重点掌握"意象叠加"在古诗中的运用
2. 注意区分盛唐时期"闺怨诗"宫体诗的本质差异
3. 延伸思考:比较李白《秋风词》与本诗的情感表达异同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