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专业的教育培训学习门户--公众课
来源:公众课     时间:2025/8/28 11:46:25     共 2537 浏览

一、诗文标题与作者

标题"长相思"乐府旧题,属《杂曲歌辞》类别,多抒写男女相思之情。李白以此为题创作组诗两首,本篇为第一首,通过典型意象群构建出盛唐时期独特的相思美学。作者李白(701-762),字太白,号青莲居士,唐代浪漫主义诗歌代表人物,其作品以豪放飘逸著称,本诗却展现出诗人细腻深婉的另一面。

二、原文呈现

```

长相思,在长安。

络纬秋啼金井阑,微霜凄凄簟色寒。

孤灯不明思欲绝,卷帷望月空长叹。

美人如花隔云端。

上有青冥之长天,下有渌水之波澜。

天长路远魂飞苦,梦魂不到关山难。

长相思,摧心肝。

```

三、逐句注释

1.络纬秋啼金井阑:络纬即纺织娘,秋虫鸣叫于雕饰精美的井栏边,暗示季节与环境

2.微霜凄凄簟色寒:簟(diàn)指竹席,霜气使席纹显出寒意,双关心境凄凉

3.卷帷望月空长叹:帷指窗帘,动作细节展现望月怀人的典型情境

4.美人如花隔云端:既可指具体恋人,亦隐喻政治理想,体现李白诗作的象征性

5.青冥之长天渌水之波澜:构成垂直空间意象群,强化阻隔感

四、现代译文

绵长的思念,萦绕在长安城头。

秋虫在华美的井栏边哀鸣,薄霜浸染竹席透出寒意幽幽。

孤灯昏暗相思令人断肠,卷起帘幕凝望明月徒然叹息不休。

如花的美人遥隔云端难以触碰。

上有苍茫无际的九重青天,下有湍急汹涌的碧波江流。

天地辽阔魂魄飞渡何其艰辛,连梦魂都难越这重重关山险阻。

这刻骨的相思啊,正一寸寸揉碎我的肝肠。

五、文学赏析

1.结构艺术:采用"-分-总",首尾"长相思",中间三组空间意象递进展开

2.修辞特色

  • 通感手法:"簟色寒"将视觉转化为触觉
  • 虚实相生:"美人"形象兼具写实与象征

    3.情感张力:通过"孤灯"叹"摧心肝"等强烈字眼,将相思之苦推向极致

    4.盛唐气象:虽写私情却蕴含"冥长天"关山"等宏大意象,体现时代特征

六、扩展说明

1.创作背景

  • 可能作于李白供奉翰林时期(742-744),"长安"暗含政治寄托
  • 或与《长相思·其二》构成组诗,分别从男女视角书写相思

2.文学史地位

  • 继承《古诗十九首》抒情传统,又创新乐府体式
  • 对后世"闺怨诗"创作产生深远影响,如温庭筠《菩萨蛮》系列

3.跨艺术比较

  • 与敦煌曲子词《菩萨蛮·枕前发尽千般愿》的情感表达差异
  • 现代音乐家谱曲改编时多采用古琴泛音表现"云端"意象

4.文化衍生

  • "美人如花隔云端"经典IP,常见于影视剧台词
  • 日本俳句诗人正冈子规曾仿写"秋思や井戸の辘轳の音寒し"

七、学术争议

1. 关于""的三种主流解读:

  • 杨贵妃说(支持者:清代王琦)
  • 政治理想说(支持者:近代詹锳)
  • 泛化意象说(现代学者袁行霈观点)

2. 创作时间争议:

  • 长安时期说(安旗《李白全集编年注释》)
  • 晚年流放夜郎说(郭沫若《李白与杜甫》)

八、教学要点

1. 重点掌握"意象叠加"在古诗中的运用

2. 注意区分盛唐时期"闺怨诗"宫体诗的本质差异

3. 延伸思考:比较李白《秋风词》与本诗的情感表达异同

版权说明:
本网站凡注明“公众课 原创”的皆为本站原创文章,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!
本网转载皆注明出处,遵循行业规范,如发现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的,请与我们联系处理!
您可以扫描右侧微信二维码联系我们。
  • 相关主题:
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合作联系 会员说明 新闻投稿 隐私协议 网站地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