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专业的教育培训学习门户--公众课
新闻来源:公众课       发布时间:2025/8/29 15:45:53       共计:2518 浏览

一、诗经原文

```

天作高山,大王荒之。

彼作矣,文王康之。

彼徂矣,岐有夷之行。

子孙保之。

```

二、词句注释

1.天作高山

"作":创造;""指岐山,周人发祥地

*考据*:《毛传》注"作,生也"玄笺"谓岐山"2.大王荒之

"大王":古公亶父,周文王祖父;""开垦治理

*异说*:朱熹《诗集传》解"荒"为"奄有"3.彼作矣

""代太王;""开创基业

4.岐有夷之行

""平坦;""háng):道路

*地理考*:反映岐山地形由险峻变通途的改造过程

三、现代译文

```

上天缔造巍峨岐山,太王苦心开拓经营。

先辈奠定基业根基,文王继往开来发展。

险峻岐山变通途啊,子子孙孙永保昌盛。

```

四、文学赏析

# 1. 结构艺术

  • 采用"—王—子孙"纵向时间轴
  • "作—荒—康—保"动词链形成发展闭环

# 2. 象征手法

  • 岐山作为周族图腾式地理符号
  • "夷之行"喻王道坦荡的政治理想

# 3. 韵律特征

  • "之"字尾重复出现形成咏叹调
  • "矣"字句构成情感转折节点

五、历史背景

# 1. 创作时期

  • 成于西周初期(约前1046-前771年)
  • 《毛诗序》定为"郊祀天地"颂诗

# 2. 相关事件

  • 古公亶父迁岐(前12世纪)
  • 文王"翦商"准备阶段

# 3. 考古佐证

  • 周原甲骨文出现"周"
  • 青铜器何尊铭文印证地理描写

六、学术争鸣

1.主旨分歧

  • 传统派:歌颂周代先王功业(郑玄)
  • 疑古派:部落迁徙记忆诗(闻一多)

2."荒"字新解

近年出土楚简显示或通""祭祀涵义

3. 宗教人类学视角

法国学者格拉内认为反映"山崇拜"

(AI生成)

版权说明:
本网站凡注明“公众课 原创”的皆为本站原创文章,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!
本网转载皆注明出处,遵循行业规范,如发现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的,请与我们联系处理!
您可以扫描右侧微信二维码联系我们。
  • 相关主题:
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合作联系 会员说明 新闻投稿 隐私协议 网站地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