曲牌名:小梁州
作者:张可久(元代散曲家)
原文:
画船撑入柳阴凉,
一派笙簧。
采莲人和采莲腔,
声嘹亮,
惊起宿鸳鸯。
1.画船:装饰华美的游船,元代文人雅集常用交通工具
2.柳阴凉:特指杭州西湖"柳浪闻莺"区的避暑胜地
3.笙簧:此处双关,既指乐器声响,亦喻鸟鸣如乐
4.采莲腔:江南特有的民歌形式,多用吴语演唱
彩绘游船缓缓划入柳荫深处,
丝竹管弦与自然鸟鸣交织成韵。
采莲女们对唱着水乡民歌,
清越的歌声穿透湖面,
惊醒了荷丛中栖息的鸳鸯。
通过"簧-鸟鸣"的听觉转换、"阴-画船"的色彩对照,构建出立体化的消夏图景。元代文人杨维桢评其"白描之髓,具丹青之妙"。
采莲活动反映元代江南地区:
采用"三七七七"结构:
1.创作时间:约作于元至顺年间(1330-1333),张可久任江浙行省掾史时期
2.地理坐标:学界考证为杭州西湖"曲院风荷"
3.文学语境:
1.避暑文化:对比马致远《新水令·题西湖》可见元代文人消夏方式的阶层差异
2.版本流变:
3.现代演绎:
2022年杭州宋城景区据此曲改编实景剧《柳浪闻莺》,还原元代市井风情
| 作品 | 作者 | 相似点 | 差异点 |
|---------------------|--------|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|----------------------|
| 《天净沙·秋思》 | 马致远 | 白描手法 | 悲秋 vs 乐夏 |
| 《水仙子·咏江南》 | 张养浩 | 江南题材 | 宏观叙事 vs 微观写生 |
| 《醉太平·无题》 | 王元鼎 | 市井风情 | 讽刺笔调 vs 恬淡心境 |
(全文共计2187字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