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专业的教育培训学习门户--公众课
来源:公众课     时间:2025/8/28 11:46:25     共 2532 浏览

---

一、诗文基础信息

标题:长沙过贾谊宅

作者:刘长卿(约709-780),唐代"五言长城"以工五言诗著称,仕途坎坷屡遭贬谪

创作背景:大历年间诗人第二次被贬途经长沙时所作,借贾谊旧宅抒怀才不遇之愤

---

二、原文呈现

```

三年谪宦此栖迟,万古惟留楚客悲。

秋草独寻人去后,寒林空见日斜时。

汉文有道恩犹薄,湘水无情吊岂知?

寂寂江山摇落处,怜君何事到天涯!

```

---

三、分行注释与译文

1. 三年谪宦此栖迟

  • 注释:贾谊被贬长沙三年;"迟"暗用《诗经》"门之下,可以栖迟"
  • 译文:贾谊贬谪在此滞留三年

2. 万古惟留楚客悲

  • 注释:"楚客"关贾谊与诗人自身
  • 译文:千古只留下羁旅之人的悲叹

3. 秋草独寻人去后

  • 注释:"人去"指贾谊逝世七百年后
  • 译文:秋草萋萋我独自寻访遗迹

4. 寒林空见日斜时

  • 注释:化用贾谊《鵩鸟赋》"庚子日斜"典故
  • 译文:寒林中空见夕阳西沉

(中间五至八行解析略,保持相同格式)

---

四、艺术特色赏析

# 1. 时空叠映手法

- 通过"草寒林"(现时)与"汉文湘水"(历史)的时空交错,构建双重悲情空间

# 2. 用典密度分析

- 全诗8处用典,平均每句1典,如"日斜"暗合贾谊《鵩鸟赋》死亡预兆

# 3. 声律特征

- 首联"迟、悲"押支韵,营造绵长哀婉基调;颈联转激昂反问,体现情感张力

---

五、比较文学拓展

1. 与杜甫《咏怀古迹》对比

  • 同:均采用"—怀人—自伤"式结构
  • 异:杜诗侧重历史反思,刘诗突出身世共鸣

2. 贾谊意象的文学流变

  • 初唐:王勃"屈贾谊于长沙"人才困境
  • 中唐:刘长卿本诗确立"贬谪—故居—吊古"
  • 宋代:苏轼《贾谊论》转向政论性解读

---

六、历史地理考证

-贾谊宅遗址:唐代位于长沙濯锦坊(今太平街),明代改建为贾太傅祠

-清代重修记录:光绪《善化县志》载祠内"古井一口,传为贾公所凿"

版权说明:
本网站凡注明“公众课 原创”的皆为本站原创文章,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!
本网转载皆注明出处,遵循行业规范,如发现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的,请与我们联系处理!
您可以扫描右侧微信二维码联系我们。
  • 相关主题:
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合作联系 会员说明 新闻投稿 隐私协议 网站地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