曲牌名:小桃红(越调)
作者:王实甫
原文:
> 画堂春暖绣帏重,
> 宝篆香微动。
> 彩云声断紫鸾箫,
> 夜寒宫漏永。
> 梨花月底两眉攒,
> 霓裳舞罢锦缎闲。
> 十二阑干倚遍,
> 愁来天不管。
重点词汇注释:
1.宝篆香:篆形盘香,古代贵族计时兼熏香之用
2.紫鸾箫:饰有鸾凤纹的箫,象征宫廷雅乐
3.宫漏永:宫中更漏声长,暗示夜不能寐
4.霓裳舞:唐代宫廷舞曲《霓裳羽衣曲》的遗韵
白话译文:
春日画堂里绣帏低垂,盘香升起袅袅轻烟。
忽然紫鸾箫声戛然而止,寒夜中只听更漏声声。
月光映照梨花下紧蹙的双眉,舞罢的锦缎戏服闲置一旁。
将十二曲阑干全部倚遍,这满怀愁绪连苍天也不愿过问。
1. 意象系统构建
2. 情感表达技法
3. 曲律特征
1. 创作年代推定
据《录鬼簿》记载,此曲应作于元成宗大德年间(1297-1307),时值元杂剧由金院本向文人化转型阶段。
2. 社会语境
3. 作者关联
王实甫曾任陕西行台御史,其《西厢记》"长亭送别""云天"句式与本曲"梨花月"互文关系
1. 与唐诗关联
2. 后世影响
1. "紫鸾箫"指实物乐器还是《列仙传》中弄玉吹箫的典故
2. 末句九字结构是作者有意破格还是传抄过程中的增衍
3. 该曲是否《西厢记》某折的残稿,现有7种校勘版本差异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