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专业的教育培训学习门户--公众课
来源:公众课     时间:2025/8/28 21:52:12     共 2534 浏览

一、原曲文本

曲牌名:小梁州

作者:任昱(元代散曲家)

原文

> 画船摇橹渡江沙,

> 杨柳风轻展碧纱。

> 山色空蒙湿翠霞,

> 堪图画。

> 一带野人家。

二、注释解析

1.画船摇橹

  • "画船"装饰华美的游船,常见于江南水乡。元代马致远《寿阳曲》亦有"船儿天边至"描写。
  • "摇橹"为典型江南行船方式,与北方"马"形成地域对比。

2.杨柳风轻

  • 化用宋代志南"吹面不寒杨柳风"暗示暮春时节。
  • "碧纱"指柳条如纱幕,亦暗喻春色朦胧。

3.山色空蒙

- 典出苏轼"山色空蒙雨亦奇"省略""而用"翠霞"暗示春雨刚过。

三、白话译文

彩绘游船摇着橹划过江边沙洲,

杨柳枝在微风中舒展如碧色纱帘。

远山笼罩在湿润的雾气中泛着青翠,

这景致值得入画——

最妙是那江岸散落的几处农家院落。

四、文学赏析

1. 构图艺术

全曲五句形成"-中-远"空间:

  • 近景:动态的"画船摇橹"(听觉+视觉)
  • 中景:静态的"杨柳展纱"触觉暗示)
  • 远景:虚实结合的"色野居"留白艺术)

2. 情感表达

表面写景实则抒怀:

  • "堪图画"字转折,由客观描写转向主观评价
  • "人家"尾体现元代文人隐逸思想,对照张养浩《山坡羊》"山居"

五、历史背景

1.创作年代推测

根据任昱生平(约1310-1360),此曲应作于元顺帝时期,此时:

  • 科举废止使文人转向散曲创作
  • 江南经济繁荣催生游赏文学

2.曲牌演变

"小梁州"属正宫调,源于唐教坊曲《凉州》,元代演变为上下两阕的散曲格式,本曲为变体单阕。

六、跨文本比较

1.与马致远《天净沙·秋思》对比

  • 同:皆用白描手法
  • 异:任曲重"趣"曲重"悲"2.与张可久同牌作品比较

    张氏《小梁州·湖上》多典故,任作则更重自然意象。

七、学术争议

1."湿翠霞"分歧

- 钱南扬解为"雨后山光" - 隋树森认为指"雾未散"

本文倾向综合说:既可指春雨亦可指春晨。

2.作者归属存疑

明代《乐府群玉》将此曲归无名氏,清代《全元散曲》考订为任昱所作。

版权说明:
本网站凡注明“公众课 原创”的皆为本站原创文章,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!
本网转载皆注明出处,遵循行业规范,如发现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的,请与我们联系处理!
您可以扫描右侧微信二维码联系我们。
  • 相关主题:
同类资讯
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合作联系 会员说明 新闻投稿 隐私协议 网站地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