```
隰桑有阿,其叶有难。既见君子,其乐如何。
隰桑有阿,其叶有沃。既见君子,云何不乐。
隰桑有阿,其叶有幽。既见君子,德音孔胶。
心乎爱矣,遐不谓矣?中心藏之,何日忘之。
```
1.隰桑:低湿之地的桑树。"隰"低洼湿地
2.有阿:柔美摇曳貌。《毛传》:"然,美貌"
3.有难(nuó):通"傩"茂盛状
4.德音孔胶:郑玄笺:",固也"指情意牢固
低洼处的桑树婀娜多姿,
叶片繁茂又润泽光亮。
终于见到思念的君子,
这份欢喜该如何言说。
桑枝在湿地里轻轻摇曳,
桑叶油亮得能滴出水来。
既然已与心上人相见,
怎会不感到满心欢愉。
湿润的桑林幽深静谧,
叶片泛着深绿的光泽。
与君重逢的此时此刻,
盟誓之言更显真挚。
心中早已充满爱慕,
为何不敢当面倾诉?
只能将深情藏在心底,
哪一天曾真正遗忘?
全篇以湿地桑树的生长状态起兴:"有阿"写姿态、"有沃"光泽、"幽"描色泽,层层递进烘托见君子的喜悦。清代方玉润《诗经原始》评:"三章叠咏,而各极形容"。
构建"隰桑-君子-女子"关系:
1.创作年代
《毛诗序》认为属"雅"但现代学者多归为"国风"产生于西周晚期至春秋初期(前9-前6世纪)
2.地域特征
桑树意象指向黄河流域农耕文明,《汉书·地理志》载:"周地有桑间濮上之阻"
3.礼制映射
"音"一词在青铜器铭文中常见,反映周代"明德慎罚"思想如何渗透情诗
1.主旨分歧
近年出土清华简显示,"谓"通""意可能为"敢不诉说" 七、文化影响
1.文学传承
李白《长相思》"色欲尽花含烟"李清照《一剪梅》"情无计可消除"皆承袭其含蓄抒情范式
2.当代价值
2017年"中华经典资源库"项目将其列为"最动人的二十首古典情诗",肯定其情感表达的普遍性
(AI生成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