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专业的教育培训学习门户--公众课
来源:公众课     时间:2025/8/28 21:52:16     共 2526 浏览

曲名与原文

《玉交枝·闲适》

*【元】乔吉*

```

不占龙头选,不入名贤传。

时时酒圣,处处诗禅。

烟霞状元,江湖醉仙。

笑谈便是编修院。

留连,批风抹月四十年。

```

---

注释与白话译文

注释

1.龙头选:科举状元,喻功名仕途

2.诗禅:以禅理入诗的创作境界

3.编修院:翰林院代称,指官方学术机构

4.批风抹月:指吟风弄月的隐逸生活

译文

不求金榜题名时,不慕青史留名事。

朝朝与酒中圣者为伴,处处得诗中禅意真趣。

做个烟霞里的状元郎,江湖上的醉酒仙。

笑谈古今便是我的翰林院。

逍遥度日,这吟风弄月的生涯已四十年。

---

文学赏析

1. 反叛精神的审美表达

  • "不占龙头选"篇即否定传统价值体系,与马致远《夜行船·秋思》"百岁光阴一梦蝶"形成精神共鸣
  • "烟霞状元"封头衔,构建了对抗主流评价的隐逸价值标准

2. 道家美学的实践

  • "酒圣"禅"的并置,体现元代文人"酒助诗兴,禅净尘心"的生活哲学
  • "风抹月"的意象群,继承李白"上青天揽明月"的浪漫传统

3. 语言艺术特征

  • 鼎足对运用:"-处处"烟霞-江湖"笑谈-留连"形成节奏张力
  • 俗雅交融:"醉仙"与"编修院"的意象碰撞,体现元曲"而不文,俗而不俗"质

---

历史背景探析

元代知识分子的生存困境

- 科举中断78年(1234-1312)导致文人"沉抑下僚"- 乔吉终生未仕的经历(1280-1345)反映时代集体焦虑

隐逸文化的嬗变

  • 从陶渊明"菊东篱"的农耕隐逸,到元代文人"隐"的新型态
  • 杭州西湖、金陵秦淮成为重要"江湖"空间载体

---

跨文体比较

维度乔吉散曲传统隐逸诗
自我定位江湖醉仙(狂欢式)东篱隐士(克制式)
空间意象流动的市井静态的田园
情感基调佯狂下的悲凉平和中的超脱

---

学术争议点

1."诗禅"是否真达禅境:有学者认为此乃"酒中逃禅"的伪超脱(参见孙楷第《元曲家考略》)

2.四十年时间虚实:可能包含元代特有的"神仙道化剧"观影响

版权说明:
本网站凡注明“公众课 原创”的皆为本站原创文章,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!
本网转载皆注明出处,遵循行业规范,如发现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的,请与我们联系处理!
您可以扫描右侧微信二维码联系我们。
  • 相关主题:
同类资讯
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合作联系 会员说明 新闻投稿 隐私协议 网站地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