```
著
俟我于著乎而,充耳以素乎而,尚之以琼华乎而。
俟我于庭乎而,充耳以青乎而,尚之以琼莹乎而。
俟我于堂乎而,充耳以黄乎而,尚之以琼英乎而。
```
1.著:古代宅院大门与屏风之间的空间,《尔雅》释为"屏之间曰宁,宁谓之著"2.俟:等待,《说文》注"也"3.充耳:古代冠冕两侧垂挂的玉饰,又称"瑱"4.琼华/琼莹/琼英:皆为美玉之称,郑玄笺:"华,石似玉者" (二)白话译文
```
他等候我在门屏旁,白丝垂玉耳边晃,琼玉饰品闪华光
他等候我在前庭院,青丝垂玉耳边悬,琼玉饰品亮莹莹
他等候我在正厅堂,黄丝垂玉耳边扬,琼玉饰品放光芒
```
1.三重递进:通过"-庭-堂"转换,展现婚礼仪式的进程
2.色彩演变:素→青→黄的色彩渐变,暗合《周礼》"色"礼制
3.复沓修辞:"乎而"助词的反复使用,形成独特韵律感
1.充耳:象征贵族身份,《礼记·玉藻》载"玉瑱,诸侯石瑱"2.琼玉:体现"君子比德于玉"儒家观念
3.空间叙事:反映周代"六礼"中的亲迎仪式程序
1. 据《毛诗序》推断属卫风,约创作于公元前7世纪
2. 与《诗经·硕人》同为描写贵族婚礼的重要篇目
1.亲迎制度:印证《仪礼·士昏礼》"婿御妇车授绥"记载
2.服饰规制:反映周代"纁制度"色彩等级
1.主旨分歧:
2.作者考辨:
1. 与《召南·何彼襛矣》对比:同写婚礼,一重场面一重服饰
2. 与《郑风·女曰鸡鸣》对比:婚姻生活不同阶段的文学呈现
1.语言学意义:保存先秦齐鲁方言"乎而"用法
2.民俗学价值:再现华夏婚俗中的空间礼仪
3.美学启示:三重章法对后世民歌创作的影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