原文:
旅馆无良伴,凝情自悄然。
寒灯思旧事,断雁警愁眠。
远梦归侵晓,家书到隔年。
沧江好烟月,门系钓鱼船。
注释:
1. 无良伴:指旅途中缺乏知心友人。
2. 凝情:情感凝滞深沉的状态。
3. 断雁:失群孤雁,象征诗人漂泊境遇。
4. 远梦归侵晓:思乡之梦直至破晓方醒,凸显归途遥远。
白话译文:
独居旅馆无挚友相伴,忧郁情思暗自萦绕。寒灯下追忆往事,孤雁哀鸣惊扰愁绪难眠。归乡之梦延续至黎明,家书需隔年方能送达。虽见沧江烟月美景,心却系于故乡门前的渔船。
---
杜牧(803-852年),晚唐杰出诗人,仕途辗转多地,此诗作于外放江西期间。诗中“家书到隔年”反映唐代通信滞后,而“沧江好烟月”的景物描写,实为反衬其无法归乡的怅惘。其诗风兼具豪放与婉约,《旅宿》属后者,情感内敛而意境深远。
---
1.意象群的张力:
2.时空对照手法:
- “远梦”与“隔年”凸显时空阻隔,深化思乡主题。
3.含蓄抒情风格:
尾联以美景写哀情,体现“以乐景衬哀”的古典美学。
---
作为《唐诗三百首》收录作品,该诗代表晚唐羁旅诗的高峰。其“家书隔年”的描写,可对比杜甫“烽火连三月”的战乱乡愁,展现不同时代背景下思乡主题的变奏。杜牧通过个人化体验,将普遍情感升华为永恒艺术,至今仍引发游子共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