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专业的教育培训学习门户--广州松河信息科技有限公司-公众课
来源:公众课     时间:2025/8/28 16:38:42     共 2528 浏览

一、原词呈现

减字木兰花·刘郎已老

【宋】朱敦儒

刘郎已老,不管桃花依旧笑。

要听琵琶,重院莺啼觅谢家。

曲终人醉,多似浔阳江上泪。

万里东风,国破山河落照红。

---

二、词语注释

1.刘郎:典出刘禹锡《再游玄都观》"前度刘郎今又来"此处词人自喻

2.重院:深宅大院,指歌妓居所

3.谢家:南朝谢安家族,借指风雅场所

4.浔阳江上泪:化用白居易《琵琶行》"座中泣下谁最多"

5.落照:夕阳余晖,隐喻王朝衰败

---

三、白话译文

我已如当年的刘郎般衰老,

再无心欣赏依旧盛开的桃花。

只想听一曲琵琶解忧,

在深院莺啼中寻访歌伎人家。

曲终时醉倒泪流,

恰似白居易在浔阳江畔的感伤。

万里东风吹拂下,

破碎的山河浸染着血色残阳。

---

四、艺术赏析

# 1.结构特征

全词采用"叠用+情景反衬"手法:

  • 上阕以"郎老"桃花笑"青春与衰老的对比
  • 下阕用"琵琶泪"照红"声景交融的意境

# 2.修辞特色

  • 双关隐喻:"破山河"写实景又喻南宋危局
  • 视听通感:莺啼(听觉)与落照(视觉)形成感官交响
  • 时空压缩:从个人醉态(微观)到万里山河(宏观)

# 3.情感脉络

```mermaid

情感曲线:

避世之思 → 借酒消愁 → 家国之痛 → 历史苍凉

```

---

五、历史背景

# 1.创作时期

约作于绍兴十二年(1142年)后,时值:

  • 南宋向金称臣纳贡
  • 岳飞被害已三年
  • 词人被迫出任闲职

# 2.文人处境

反映"中兴四大家"时期士大夫的集体困境:

  • 主战派遭打压
  • 文化精英的"与醒"矛盾
  • 隐逸思想与家国责任的撕扯

---

六、延伸解读

# 1.词牌变异

《减字木兰花》较原词牌:

  • 删减过片两句
  • 强化上下阕呼应
  • 突出顿挫韵律

# 2.后世评价

- 明代杨慎《词品》:"儒此作,字字带血"

- 清代陈廷焯:"变温婉为悲怆,开稼轩先声"- 近代王国维:"以艳语写哀思,境界自高" 3.当代价值

- 乱世文人的精神标本

- 宋词"诗化"的代表作

- 历史虚无主义的文学呈现

版权说明:
本网站凡注明“公众课 原创”的皆为本站原创文章,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!
本网转载皆注明出处,遵循行业规范,如发现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的,请与我们联系处理!
您可以扫描右侧微信二维码联系我们。
  • 相关主题:
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合作联系 会员说明 新闻投稿 隐私协议 网站地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