减字木兰花·刘郎已老
【宋】朱敦儒
刘郎已老,不管桃花依旧笑。
要听琵琶,重院莺啼觅谢家。
曲终人醉,多似浔阳江上泪。
万里东风,国破山河落照红。
---
1.刘郎:典出刘禹锡《再游玄都观》"前度刘郎今又来"此处词人自喻
2.重院:深宅大院,指歌妓居所
3.谢家:南朝谢安家族,借指风雅场所
4.浔阳江上泪:化用白居易《琵琶行》"座中泣下谁最多"
5.落照:夕阳余晖,隐喻王朝衰败
---
我已如当年的刘郎般衰老,
再无心欣赏依旧盛开的桃花。
只想听一曲琵琶解忧,
在深院莺啼中寻访歌伎人家。
曲终时醉倒泪流,
恰似白居易在浔阳江畔的感伤。
万里东风吹拂下,
破碎的山河浸染着血色残阳。
---
全词采用"叠用+情景反衬"手法:
```mermaid
情感曲线:
避世之思 → 借酒消愁 → 家国之痛 → 历史苍凉
```
---
约作于绍兴十二年(1142年)后,时值:
反映"中兴四大家"时期士大夫的集体困境:
---
《减字木兰花》较原词牌:
- 明代杨慎《词品》:"儒此作,字字带血"
- 清代陈廷焯:"变温婉为悲怆,开稼轩先声"- 近代王国维:"以艳语写哀思,境界自高" 3.当代价值
- 乱世文人的精神标本
- 宋词"诗化"的代表作
- 历史虚无主义的文学呈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