曲牌名:潘妃曲
作者:商挺(1209-1288)
原文:
```
带月披星担惊怕,久立纱窗下。
等候他,蓦听得门外地皮儿踏。
则道是冤家,原来风动荼蘼架。
```
---
-"带月披星担惊怕":
"月披星"化用《诗经·齐风·东方未明》"东方则明,月出之光"暗示深夜时分;"惊怕"女子幽会时的忐忑心理。
-"立纱窗下":
"纱窗"元代闺阁典型意象,出自李商隐《无题》"碧纱如烟隔窗语"暗示等待场所的私密性。
-"蓦听得门外地皮儿踏":
""突然之意,元代口语特征明显;"地皮儿踏"北方方言拟声词,生动再现脚步声。
-"则道是冤家":
"冤家"宋元戏曲中对情人的昵称,见《西厢记》"冤家"此处含娇嗔意味。
-"风动荼蘼架":
"蘼"酴醾花,花期在春末,象征青春将逝,与《红楼梦》"开到荼蘼花事了"形成互文。
```
趁着月色星光忐忑等待,久久伫立纱窗之外。
期盼情郎到来时,突然听见门外脚步声踩。
满心欢喜以为是爱人,原来只是风吹花架摆。
```
---
与同时期白朴《阳春曲·题情》相比:
---
---
- 1956年傅雪漪改编为古琴吟唱曲,加入"误听"落的滑音处理
- 2012年话剧《元曲印象》用光影技术表现"动"意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