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专业的教育培训学习门户--公众课
来源:公众课     时间:2025/8/28 21:52:16     共 2526 浏览

一、原曲呈现

曲牌名:玉交枝(双调)

作者:乔吉(元代)

原文

> 溪山一派

> 接松径寒云绿苔

> 萧萧五柳疏篱寨

> 撒金钱菊正开

> 先生拂袖归去来

> 将军战马今何在

> 急跳出风波大海

> 作个烟霞逸客

> 翠竹斋

> 薜荔阶

> 强似五侯宅

---

二、注释精解

1.意象注释

  • "柳":典出陶渊明《五柳先生传》,喻隐士居所
  • "金钱菊"重阳节习俗,暗含超脱世俗之意
  • "战马"借汉代李广典故,讽功名无常

2.特殊词解

  • "霞逸客":指隐居山林的逍遥之士
  • "侯宅"汉代权贵府邸,代指官场富贵

---

三、白话译文

青溪环绕着连绵山峦,

松间小径连接着寒云绿苔。

五柳树下疏落的篱笆院落,

重阳菊花如金钱般盛开。

陶渊明般挥袖归隐田园,

昔日将军的战马今在何方?

快些跳出宦海风波,

做个云烟深处的隐者。

翠竹掩映的书斋,

爬满薜荔的石阶,

远胜过权贵的朱门豪宅。

---

四、文学赏析

# (1)结构艺术

全曲采用"-情-理"递进:

  • 前四句绘隐逸环境(溪山、松径、菊开)
  • 中三句抒历史感慨(将军战马今何在)
  • 末五句明人生选择(烟霞逸客强似五侯)

# (2)修辞特色

  • 意象群对比:"五柳疏篱"vs"侯宅"隐逸与宦途的强烈反差
  • 时空压缩:通过"今何在"三字串联汉唐历史与元代现实
  • 色彩运用:绿苔、金钱菊、翠竹形成冷色调隐居画卷

---

五、历史背景

1.创作年代

约作于元至顺年间(1330-1333),时值元代科举废止,文人普遍存在"抑下僚"苦闷。

2.社会映射

  • "风波大海"暗指元朝官场倾轧
  • "霞逸客"反映知识分子"隐"风气
  • 与马致远《天净沙·秋思》并称"元曲双隐

六、延伸解读

1.哲学内涵

体现老庄"无为"思想与儒家"则独善其身"融合,形成元代特有的"隐于市"文化现象。

2.比较文学

  • 与关汉卿《四块玉·闲适》相比,乔吉更重自然意象铺陈
  • 不同于白朴《阳春曲·知几》的直白说理,本曲善用典故隐喻

3.现代价值

对当代"躺平文化"内卷"具有启示意义,提倡精神自由高于物质追求。

版权说明:
本网站凡注明“公众课 原创”的皆为本站原创文章,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!
本网转载皆注明出处,遵循行业规范,如发现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的,请与我们联系处理!
您可以扫描右侧微信二维码联系我们。
  • 相关主题:
同类资讯
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合作联系 会员说明 新闻投稿 隐私协议 网站地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