```
凫鹥在泾,公尸来燕来宁。尔酒既清,尔肴既馨。公尸燕饮,福禄来成。
凫鹥在沙,公尸来燕来宜。尔酒既多,尔肴既嘉。公尸燕饮,福禄来为。
凫鹥在渚,公尸来燕来处。尔酒既湑,尔肴既脯。公尸燕饮,福禄来下。
凫鹥在潨,公尸来燕来宗。既燕于宗,福禄攸降。公尸燕饮,福禄来崇。
凫鹥在亹,公尸来止熏熏。旨酒欣欣,燔炙芬芬。公尸燕饮,无有后艰。
```
1.凫鹥:野鸭与鸥鸟,象征祥瑞
2.公尸:祭祀时代替神灵受祭的活人
3.泾/沙/渚/潨/亹:不同水域环境,暗喻祭祀场所变迁
4.燕饮:宴饮,特指祭祀后的礼仪性宴席
5.福禄来成:祈求福禄降临的仪式套语
(逐章对应翻译)
首章:野鸭鸥鸟聚河心,神主赴宴显安宁。您的美酒多清澈,您的佳肴香满庭。神主欣然来宴饮,福禄双至家门兴。
末章:野鸭鸥鸟聚峡口,神主微醺步从容。醇酒飘香惹人醉,烤肉芬芳满堂中。神主享宴心欢畅,永绝后患保昌隆。
作为《大雅·生民之什》组诗之一,完整呈现了周王室秋祭后的"宾尸"礼仪,比《楚茨》更侧重神人交融的欢愉场景。
1.创作时期:西周中晚期(约公元前9世纪)
2.社会语境:
3.考古佐证:
1.主旨分歧:
2."公尸"身份:
1.文学传承:
2.民俗遗存:
1. 对比研究:《凫鹥》与《小雅·鹿鸣》的宴饮功能差异
2. 语言学视角:诗中""崇"等字的语法化进程
3. 人类学解读:宴饮在早期国家形成中的政治功能
(AI生成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