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专业的教育培训学习门户--公众课
新闻来源:公众课       发布时间:2025/8/29 15:45:56       共计:2520 浏览

一、篇名与原文

篇名:猗嗟(《诗经·齐风》第十一篇)

作者:无名氏(西周至春秋时期民间采集)

原文

猗嗟昌兮,颀而长兮。抑若扬兮,美目扬兮。巧趋跄兮,射则臧兮。

猗嗟名兮,美目清兮。仪既成兮,终日射侯。不出正兮,展我甥兮。

猗嗟娈兮,清扬婉兮。舞则选兮,射则贯兮。四矢反兮,以御乱兮。

---

二、词句注释

1.猗嗟:叹词,相当于""哎呀"2.:健壮美好貌

3.颀而长:身材高大挺拔

4.抑若扬:额头饱满宽阔

5.趋跄:快步行走的仪态

6.射侯:箭靶(侯:皮革制靶心)

7.四矢反:四箭皆中靶心同一位置

---

三、白话译文

(第一节)

多么俊朗的青年啊,身材修长挺拔。额头方正饱满,双目炯炯有神。步履矫健从容,射术精湛绝伦。

(第二节)

多么出众的青年啊,眼眸清澈明亮。礼仪修养完备,终日练习射靶。箭无虚发中的,不愧我国贤甥。

(第三节)

多么英武的青年啊,眉目清秀俊朗。舞姿合乎节拍,箭矢穿透靶心。连发四箭同孔,堪当卫国重任。

---

四、文学赏析

# 1. 艺术特色

  • 叠章复沓:三章均以"猗嗟"兴,通过"-名-娈"的递进描写强化人物形象
  • 动态刻画:连续使用"趋跄"射侯"则选"动作描写,展现古代贵族"艺"修养
  • 细节白描:"目扬兮"扬婉兮"眼部特写开创后世"若点漆"的审美范式

# 2. 人物塑造

全诗塑造了符合周代贵族理想的"君子"形象:

  • 形体美(颀长、广额)
  • 技艺美(射术、舞仪)
  • 德行美("不出正兮"礼法修养)

---

五、历史背景

1.创作时期

据《毛诗序》考为春秋早期(约公元前7世纪),反映齐国尚武传统与"射礼"

2.政治隐喻

  • "展我甥兮"指鲁庄公(齐襄公外甥)
  • "以御乱兮"映射当时齐鲁两国的政治联姻需求

3.礼制反映

诗中"终日射侯"《周礼·保氏》"国子以道,乃教之六艺"记载

---

六、学术争议

1.人物所指

  • 郑玄笺注认为赞美鲁庄公
  • 朱熹《诗集传》主张泛言齐国武士

2.文本差异

今本"不出正兮"战国楚简中作"不逝正兮"训诂分歧

3.文化密码

"矢反兮"可能隐含早期箭术竞赛的评分规则

---

七、延伸影响

1.文学传承

开创"君子-射艺-威仪"的书写传统,影响《左传》人物描写

2.美学价值

确立"神兼备"描写范式,为后世《洛神赋》等作品提供范式

3.现代解读

当代学者多从身体史角度,分析诗中反映的周代男性审美标准

版权说明:
本网站凡注明“公众课 原创”的皆为本站原创文章,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!
本网转载皆注明出处,遵循行业规范,如发现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的,请与我们联系处理!
您可以扫描右侧微信二维码联系我们。
  • 相关主题:
·上一条:《狼跋》--无名氏 | ·下一条:《玄鸟》--无名氏
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合作联系 会员说明 新闻投稿 隐私协议 网站地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