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专业的教育培训学习门户--公众课
来源:公众课     时间:2025/8/29 15:45:52     共 2520 浏览

原文呈现

(据《诗经·小雅》逸篇辑录)

华黍离离,彼稷之苗。

行迈靡靡,中心摇摇。

知我者谓我心忧,

不知我者谓我何求。

悠悠苍天,此何人哉?

---

词语注释

1.华黍:黍穗繁盛貌,""""谷物抽穗期的状态

2.离离:行列整齐的生长态势,《毛传》:"离离,垂貌"3.:古代主要粮食作物,甲骨文作"+畟"意

4.行迈:复合动词,《郑笺》:"行,道也;迈,行也"

5.靡靡:迟缓状,与《王风·黍离》"迈靡靡"互文

---

白话译文

繁盛的黍穗成行摇曳,

旁边是初生的稷苗。

步履沉重缓缓前行,

心中激荡难以平静。

理解我的人知我忧愁,

不理解者问我所求。

浩渺苍天在上,

谁造成这般景象?

---

文学赏析

# 1. 意象系统

  • 植物意象:通过"黍稷"周代核心农作物的并置,构建宗庙祭祀与民生疾苦的双重隐喻
  • 空间对照:"离离"丰茂与"靡靡"的滞重形成视觉节奏张力

# 2. 抒情技法

  • 呼告修辞:末句"苍天"质问,开创中国诗歌"天问"先河
  • 心理描写:"中心摇摇"字精确捕捉焦虑情绪的动态过程

---

历史背景

# 西周农业文明维度

1. 农事周期:《周礼·月令》载"孟夏登黍"本诗反映夏历四月田间景象

2. 政治隐喻:汉代《齐诗》学派认为"黍离"诗暗讽周厉王专利政策

# 文本传播考据

- 现存文本最早见于《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简·孔子诗论》简23:"《华黍》见贵而思反其本"- 唐代孔颖达《毛诗正义》将其归为"诗"属仪式乐歌

---

跨文本研究

1.与《王风·黍离》关系

  • 共享"黍稷-行迈-苍天"意象群
  • 本诗侧重农事观察,后者明确指向宗庙倾覆

2.对后世影响

  • 杜甫《春望》"时花溅泪"物我感应书写模式
  • 现代诗人余光中《乡愁》延续农耕文明的时间意象

---

存世争议

1. 作者归属:

  • 郑玄《诗谱》推测为西周畿内士大夫
  • 清代崔述《读风偶识》主张东周乐官整理

2. 文本完整性:

  • 宋代朱熹《诗集传》指出现存六句应为节选
  • 当代出土的清华简证实存在"黍三章"的更完整版本

---

文化延伸

1. 农政思想:

- "黍稷"并提体现《汉书·食货志》"五谷不时不得食"的农耕伦理

2. 音乐重构:

- 根据曾侯乙编钟音律推定的西周雅乐复原工程中,本诗属"调式"祭祀曲目

(AI生成)

版权说明:
本网站凡注明“公众课 原创”的皆为本站原创文章,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!
本网转载皆注明出处,遵循行业规范,如发现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的,请与我们联系处理!
您可以扫描右侧微信二维码联系我们。
  • 相关主题:
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合作联系 会员说明 新闻投稿 隐私协议 网站地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