曲牌名:双调·梅花酒
作者:马致远(约1250-1321)
原文:
```
【梅花酒】
呀!俺向着这迥野悲凉,草已添黄,兔早迎霜。
犬褪得毛苍,人搠起缨枪,马负着行装,车运着糇粮。
打猎起围场,他他他伤心辞汉主,我我我携手上河梁。
他部从入穷荒,我銮舆返咸阳。
返咸阳,过宫墙;过宫墙,绕回廊;绕回廊,近椒房;近椒房,月昏黄;月昏黄,夜生凉;夜生凉,泣寒螀;泣寒螀,绿纱窗;绿纱窗,不思量!
```
1.迥野悲凉:指荒远凄凉的塞外景象,"迥"作"远"解
2.兔早迎霜:化用《诗经·七月》"十月获稻,为此春酒,以介眉寿"的时令意象
3.携手上河梁:典出李陵《与苏武诗》,暗喻昭君出塞的离别场景
4.銮舆返咸阳:汉元帝车驾返程的文学想象,与史实中"宁元年"号形成互文
(按曲牌句式逐句翻译)
看啊!这旷野苍茫悲怆,秋草已然枯黄,野兔披上早霜。
猎犬褪去旧毛,士兵举起长枪,战马驮着行囊,粮车满载军粮。
围猎场喧声渐起,那昭君含泪辞别汉皇,我强忍悲痛送君河梁。
她的仪仗走向荒漠远方,我的龙辇返回咸阳宫墙。
穿过重重宫阙,绕过九曲回廊,来到椒房殿旁——
但见月色昏黄,夜露生寒,蟋蟀哀鸣在绿纱窗,此情此景,怎不叫人断肠!
1.结构艺术:
2.意象系统:
意象群 | 象征意义 |
---|---|
秋草/霜兔 | 生命凋敝的悲秋意识 |
銮舆/椒房 | 权力空间的窒息感 |
寒螀/纱窗 | 孤独主体的听觉囚笼 |
3.情感张力:
通过"他他他"我我"重复句式,将家国之痛转化为个体生命体验,较《破幽梦孤雁》更具心理写实性
1.创作背景:
2.昭君题材流变:
1. 与白朴《唐明皇秋夜梧桐雨》比较:
2. 西方平行文本:
与莎士比亚《安东尼与克莉奥佩特拉》第三幕(埃及女王的离别场景)形成东西方"帝国爱情"互文对照
1.版本问题:
《元曲选》与《阳春白雪》收录文字差异:"绿纱窗"作"碧纱窗"
2.主题阐释:
- 王国维认为表现"永恒离别之痛" - 现代学者指出隐含对元蒙统治的曲折批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