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专业的教育培训学习门户--公众课
来源:公众课     时间:2025/8/28 21:52:14     共 2525 浏览

一、原典呈现

曲牌名:双调·梅花酒

作者:马致远(约1250-1321)

原文

```

【梅花酒】

呀!俺向着这迥野悲凉,草已添黄,兔早迎霜。

犬褪得毛苍,人搠起缨枪,马负着行装,车运着糇粮。

打猎起围场,他他他伤心辞汉主,我我我携手上河梁。

他部从入穷荒,我銮舆返咸阳。

返咸阳,过宫墙;过宫墙,绕回廊;绕回廊,近椒房;近椒房,月昏黄;月昏黄,夜生凉;夜生凉,泣寒螀;泣寒螀,绿纱窗;绿纱窗,不思量!

```

二、注释精解

1.迥野悲凉:指荒远凄凉的塞外景象,"迥"作"远"解

2.兔早迎霜:化用《诗经·七月》"十月获稻,为此春酒,以介眉寿"的时令意象

3.携手上河梁:典出李陵《与苏武诗》,暗喻昭君出塞的离别场景

4.銮舆返咸阳:汉元帝车驾返程的文学想象,与史实中"宁元年"号形成互文

三、白话译文

(按曲牌句式逐句翻译)

看啊!这旷野苍茫悲怆,秋草已然枯黄,野兔披上早霜。

猎犬褪去旧毛,士兵举起长枪,战马驮着行囊,粮车满载军粮。

围猎场喧声渐起,那昭君含泪辞别汉皇,我强忍悲痛送君河梁。

她的仪仗走向荒漠远方,我的龙辇返回咸阳宫墙。

穿过重重宫阙,绕过九曲回廊,来到椒房殿旁——

但见月色昏黄,夜露生寒,蟋蟀哀鸣在绿纱窗,此情此景,怎不叫人断肠!

四、文学赏析

1.结构艺术

  • 采用"针续麻"修辞(如"咸阳,过宫墙;过宫墙,绕回廊"),形成回环往复的韵律美
  • 时空转换由远及近(塞外→宫墙→寝殿),实现"移步换景"戏剧效果

2.意象系统

意象群象征意义
秋草/霜兔生命凋敝的悲秋意识
銮舆/椒房权力空间的窒息感
寒螀/纱窗孤独主体的听觉囚笼

3.情感张力

通过"他他他"我我"重复句式,将家国之痛转化为个体生命体验,较《破幽梦孤雁》更具心理写实性

五、历史语境

1.创作背景

  • 作于元成宗大德年间(1297-1307),时值元朝强化民族等级制度
  • 借汉元帝视角抒写知识分子对"华夷之辨"隐微思考

2.昭君题材流变

  • 突破《西京杂记》"工丑图"
  • 不同于王安石《明妃曲》的议论化倾向
  • 开创"帝王视角"叙事新模式

六、跨文化比较

1. 与白朴《唐明皇秋夜梧桐雨》比较:

  • 同:皆描写帝王失去挚爱的心理创伤
  • 异:马作更强调空间阻隔带来的存在困境

2. 西方平行文本:

与莎士比亚《安东尼与克莉奥佩特拉》第三幕(埃及女王的离别场景)形成东西方"帝国爱情"互文对照

七、学术争议

1.版本问题

《元曲选》与《阳春白雪》收录文字差异:"绿纱窗"作"碧纱窗"

2.主题阐释

- 王国维认为表现"永恒离别之痛" - 现代学者指出隐含对元蒙统治的曲折批判

版权说明:
本网站凡注明“公众课 原创”的皆为本站原创文章,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!
本网转载皆注明出处,遵循行业规范,如发现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的,请与我们联系处理!
您可以扫描右侧微信二维码联系我们。
  • 相关主题:
同类资讯
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合作联系 会员说明 新闻投稿 隐私协议 网站地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