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专业的教育培训学习门户--公众课
新闻来源:公众课       发布时间:2025/8/29 15:45:57       共计:2520 浏览

篇名与原文

篇名:《萚兮》

作者:无名氏(《诗经·郑风》第十六篇)

原文

萚兮萚兮,风其吹女。

叔兮伯兮,倡予和女。

萚兮萚兮,风其漂女。

叔兮伯兮,倡予要女。

---

词句注释

1.萚(tuò):落叶,特指枯黄坠地的树叶。《说文解字》释为"凡皮叶落陊地为萚"

2.女(rǔ):通"汝"指代落叶

3.叔/伯:古代兄弟排行称谓,此处隐喻亲密关系

4.:领唱,引申为发起

5.和(hè):应和,呼应

6.:同""旋舞

7.要(yāo):通"邀"相约回应

---

白话译文

第一版本(直译)

枯叶啊枯叶,风将你吹落。

哥哥啊弟弟,你们领唱我来和。

枯叶啊枯叶,风使你飘转。

哥哥啊弟弟,你们起调我应和。

第二版本(意译)

秋叶簌簌离枝头,西风漫卷任沉浮。

至亲好友相召唤,君歌我和韵长留。

---

文学赏析

# 1. 比兴手法

  • 以落叶起兴,暗示人生聚散无常
  • "风"意象既指自然力量,又隐喻时代变迁

# 2. 复沓结构

  • 两章叠唱,仅变换"吹/漂"和/要"数字
  • 强化落叶飘零的动态画面与人际呼应的主题

# 3. 情感内核

  • 表层:描写秋季唱和场景
  • 深层:反映周代"歌诗必类"的礼乐传统(《左传·襄公十六年》)

---

历史背景

1.创作年代

  • 郑桓公东迁时期(前806-前771年)
  • 郑地民俗"男女亟聚会,声色生焉"(《汉书·地理志》)

2.社会功能

  • 可能用于"乡射礼"和歌环节
  • 与《郑风·萚兮》同类型作品对比:

    | 篇名 | 主题 | 表现手法 |

    |----------|------------|----------|

    |《狡童》 | 男女怨怼 | 直抒胸臆 |

    |《萚兮》 | 群体互动 | 象征隐喻 |

---

跨学科解读

1.植物学视角

  • "萚"指楸树落叶,郑地常见树种
  • 落叶时间与周历十月(夏历八月)农事相关

2.音乐考古

- "倡和"与曾侯乙编钟铭文"和钟"相印证

3.文字演变

- "要"字从""""语义延伸,反映先秦动词活用现象

---

学术争议

1. 主题分歧:

  • 朱熹《诗集传》:"淫女之词" - 方玉润《诗经原始》:"群臣答颂君诗" - 现代学者闻一多:"歌舞遗风"2. 文字考辨:
  • ""敦煌写本作"摽"或为抛掷之意
  • "叔伯"特指郑国贵族尚无定论

---

文化影响

1. 后世化用:

  • 王维"萚兮萚兮,风其吹汝"《赠裴迪》)
  • 日本《万叶集》卷五仿作落叶和歌

2. 现代诠释:

- 郭沫若译为"哟,落叶哟,风吹你飘零"《卷耳集》)

- 流行歌曲《萚兮》改编(2019年国风音乐企划作品)

版权说明:
本网站凡注明“公众课 原创”的皆为本站原创文章,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!
本网转载皆注明出处,遵循行业规范,如发现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的,请与我们联系处理!
您可以扫描右侧微信二维码联系我们。
  • 相关主题:
·上一条:《菁菁者莪》--无名氏 | ·下一条:《著》--无名氏
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合作联系 会员说明 新闻投稿 隐私协议 网站地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