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那”这个姓氏啊,乍一听可能觉得少见,但在东北地区可是个“老熟人”。作为《百家姓》中排名第438位的姓氏(2018年公安部数据),它就像个低调的隐士,承载着鲜为人知的历史密码。根据最新统计,全国那姓人口约12.3万,主要分布在辽宁、黑龙江、内蒙古三地,这种“北多南少”的分布格局,背后藏着段民族融合的往事。
那姓最古老的源头要追溯到南北朝时期。当时活跃在东北的慕容鲜卑部落中有个“那蒌氏”,北魏孝文帝推行汉化改革时,这个复姓就简化成了单字“那”。(突然想到,这和“拓跋改元”是同一时期的政策呢)
到了明清时期,那姓又迎来新成员:
时期 | 来源 | 典型人物 | 现存家谱 |
---|---|---|---|
南北朝 | 鲜卑那蒌氏 | 北魏那椿将军 | 辽宁《那氏宗谱》 |
清代 | 满族纳喇氏 | 礼部尚书那苏图 | 故宫满文档案 |
最新调查显示,那姓人口呈现“三点一线”分布特征:
1.东北核心区(占总人口62%)
2.华北扩散带(占28%)
3.南方零星点(占10%)
(插句题外话:去年在沈阳采访那姓族人时,他们打趣说“冬天暖气最足的地方,那家人最多”)
特别要提的是,辽宁海城的那氏宗祠还保留着清代乾隆御赐的“诗书传家”匾额,这种文化传承实在难得...
1.独特的取名习惯:
2.宗族活动:
每年农历三月三,辽宁那氏会举办“祭祖节”,现场能见到传统的满族珍珠衫和萨满鼓表演(去年活动视频在抖音上有30多万播放量呢)
---
数据来源:
- 国家统计局《2020年全国姓名报告》
- 中国社会科学院《中国姓氏大辞典》
- 辽宁民族出版社《满族姓氏寻根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