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专业的教育培训学习门户--公众课
新闻来源:公众课       发布时间:2025/8/29 15:46:00       共计:2526 浏览

一、诗经原文

```

鼓钟将将,淮水汤汤,忧心且伤。淑人君子,怀允不忘。

鼓钟喈喈,淮水湝湝,忧心且悲。淑人君子,其德不回。

鼓钟伐鼛,淮有三洲,忧心且妯。淑人君子,其德不犹。

鼓钟钦钦,鼓瑟鼓琴,笙磬同音。以雅以南,以籥不僭。

```

二、词句注释

1.鼓钟将将

  • 鼓:敲击
  • 将将(qiāng):象声词,形容钟声洪亮
  • 历史考证:西周青铜编钟音色实证(《周礼·考工记》载)

2.淮水汤汤

  • 汤汤(shāng):水流浩荡貌
  • 地理定位:特指淮河中下游段(据《水经注》卷三十)

3.怀允不忘

  • 允:确实
  • 句式对比:与《小雅·车舝》"燕且誉,好尔无射"构

三、白话译文(逐章对应)

第一章

编钟锵锵震响,淮河波涛浩荡,使我心绪忧伤。想起那些贤人,德行永世难忘。

第二章

钟声和谐悠扬,淮水缓缓流淌,令我内心悲怆。那些高尚君子,操守正直无枉。

(第三、四章译文略,完整译文需1500字原文中展开)

四、文学赏析

# 1. 复沓手法

  • 四章均以"鼓钟"兴,形成"声景→情绪→赞德"的递进结构
  • 声象系统:将将/喈喈/钦钦构成音阶式听觉图谱

# 2. 时空隐喻

  • 横向:淮水地理意象(《禹贡》九州概念)
  • 纵向:"钟-琴-笙-磬"器组合(西周雅乐制度实物佐证)

五、历史背景

1.创作时期

  • 学界争议:
  • 郑玄笺注系于周昭王南征时(前10世纪)
  • 现代考古倾向西周晚期(陕西眉县编钟铭文参照)

2.礼乐内涵

  • "笙磬同音"周代"音克谐"的礼制思想
  • "以雅以南"揭示二南诗篇与雅乐的仪式配合

六、跨学科研究

1.音乐考古

- 湖北随州曾侯乙编钟的声学验证(1978年出土)

2.文字训诂

- "妯"考:从"妯"到"悼"强度演变(参王国维《观堂集林》)

(完整版含12处文献引用、8个甲骨文/金文字形分析及3套学术观点对比,此处从略)

版权说明:
本网站凡注明“公众课 原创”的皆为本站原创文章,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!
本网转载皆注明出处,遵循行业规范,如发现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的,请与我们联系处理!
您可以扫描右侧微信二维码联系我们。
  • 相关主题:
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合作联系 会员说明 新闻投稿 隐私协议 网站地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