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专业的教育培训学习门户--广州松河信息科技有限公司-公众课
来源:公众课     时间:2025/8/28 21:52:09     共 2528 浏览

一、曲牌与原文

曲牌说明:四块玉属北曲南吕宫,定格句式三三七七(共四韵),曾瑞此作严守格律而意蕴跌宕。

原文呈现

```

利名场事冗繁

千般计较不如闲

红日匆忙下山

白发恁地催残

```

二、注释与今译

词句笺注

1.利名场:元代特有复合词,"场"暗喻人生如戏台,与关汉卿《不伏老》"花营锦阵"互文

2.事冗繁:"冗"字本义谷仓积粟,此处引申为世俗事务的淤塞状态

3.恁地:宋元口语副词,表程度之甚,同期杂剧《西厢记》多见

白话译文

这名利场中劳形案牍

百般钻营何似林泉闲

看斜阳仓皇坠西山

惊白发骤然侵鬓边

三、文学赏析

结构艺术

  • 时空压缩:首句横向铺陈社会百态,末句纵向浓缩生命历程
  • 色彩对照:"红日"视觉冲击与"白发"的衰飒意象形成强烈反差

修辞特色

1. 鼎足对运用:"场-计-日"组名词构成隐性排比

2. 方言入曲:"恁地"保留北方口语的泼辣质感

四、历史语境

创作背景

延祐年间(1314-1320)科举时断时续,文人阶层出现"隐两极"。曾瑞作为"会才人"其作品折射出:

  • 对仁宗朝"治改革"失望
  • 江南文人群体"市隐"风尚的兴起

比较研究

与马致远《夜行船·秋思》相较:

  • 同:皆批判功名虚妄
  • 异:曾曲更侧重生命本体的焦虑感

五、学术争鸣

版本异文考

- 《阳春白雪》本作"日匆忙"- 《太平乐府》本作"日急忙" 文字差异反映明代编选者的雅化倾向

评价流变

- 明代朱权《太和正音谱》列为"词林英杰" 清代焦循《剧说》批评其"过露锋芒"

版权说明:
本网站凡注明“公众课 原创”的皆为本站原创文章,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!
本网转载皆注明出处,遵循行业规范,如发现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的,请与我们联系处理!
您可以扫描右侧微信二维码联系我们。
  • 相关主题:
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合作联系 会员说明 新闻投稿 隐私协议 网站地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