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专业的教育培训学习门户--公众课
来源:公众课     时间:2025/8/28 21:52:15     共 2525 浏览

一、原曲文本

曲牌名:清江引(双调)

作者:贯云石(元代)

原文

> 若还与他相见时,

> 道个真传示:

> 不是不修书,

> 不是无才思,

> 绕清江买不得天样纸!

---

二、词句注释

1.真传示:真实的口信。"传示"为元代口语,指传达信息

2.修书:写信的雅称,""精心撰写之意

3.才思:文才与构思能力,此处反用文人常习

4.清江:实指江西赣江支流,虚指代广阔水域

5.天样纸:夸张修辞,极言纸张需如天空般广阔方能抒怀

---

三、白话译文

(保留元曲口语化特征翻译)

倘若还能与他再相逢,

务必捎去这句大实话:

不是我不肯提笔写信,

也不是肚里没墨水,

实在是跑遍清江两岸——

买不到像天那么大的信纸啊!

---

四、文学赏析

# 1. 艺术特色

  • 悖论修辞:通过"不得天样纸"的荒诞表述,将无形思念具象化
  • 市井语言:使用"个"买不得"等白话,打破文人雅词惯例
  • 情感张力:前四句平淡铺陈,末句突然拔高形成情感爆破点

# 2. 情感表达

表面抱怨纸张难寻,实则表现三重情感:

① 对友人浓烈到无法书写的思念

② 对世俗通信方式局限性的调侃

③ 元代文人游离于仕隐之间的矛盾心态

---

五、历史背景

# 1. 作者生平

贯云石(1286-1324),本名小云石海涯,维吾尔族。历任翰林侍读学士,后辞官归隐杭州。其创作特征:

  • 融合西域豪放与江南婉约
  • 现存小令79首,套数8套
  • 本曲应作于1314年辞官南游期间

# 2. 元代社会语境

  • 文人处境:科举时断时续,文人多沉抑下僚
  • 曲体发展:散曲由勾栏瓦舍转向文人案头创作
  • 民族融合:西域作家为元曲注入新审美维度

---

六、跨文化解读

1.与唐宋离别诗对比

  • 王维"劝君更尽一杯酒"含蓄
  • 柳永"执手相看泪眼"缠绵
  • 本曲以夸张诙谐解构传统离别范式

2.少数民族文学特质

通过"天样纸"意象体现:

  • 草原民族对辽阔空间的原始记忆
  • 伊斯兰文化中""文学转化

---

七、学术争鸣

1.纸张隐喻说(孙楷第主张):反映元代造纸业落后

2.政治寓言说(吴梅提出):暗讽朝廷言路闭塞

3.本文观点:本质是情感表达的创新实验,技术限制与政治影射均为附加解读

---

八、延伸影响

1.后世化用

  • 明代冯惟敏《塞鸿秋》"便好道天样纸"见借鉴
  • 清人《坚瓠集》将此曲列为"元人趣语"典范

2.现代意义

对网络时代"过载却沟通无力"现象具有超前预见性

版权说明:
本网站凡注明“公众课 原创”的皆为本站原创文章,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!
本网转载皆注明出处,遵循行业规范,如发现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的,请与我们联系处理!
您可以扫描右侧微信二维码联系我们。
  • 相关主题:
同类资讯
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合作联系 会员说明 新闻投稿 隐私协议 网站地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