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专业的教育培训学习门户--公众课
来源:公众课     时间:2025/8/28 11:46:19     共 2529 浏览

一、诗文基础信息

标题:宿建德江

作者:孟浩然(689-740),唐代山水田园诗派代表人物,与王维并称"孟"

创作背景:开元十八年(730年)漫游吴越时所作,收录于《孟浩然集》卷三

二、原文呈现

移舟泊烟渚,

日暮客愁新。

野旷天低树,

江清月近人。

三、逐行注释

1.移舟泊烟渚

  • 移舟:划动小船
  • 烟渚:雾气笼罩的沙洲(建德江在今浙江境内,属钱塘江上游)

    *意象解析*:动态"移"静态"泊"构成空间张力

2.日暮客愁新

  • 日暮:黄昏时分
  • 客愁:游子羁旅之愁(呼应《楚辞》"忽忽其将暮")

3.野旷天低树

- 旷:空旷

*艺术手法*:通过视觉错位表现天地苍茫(天幕垂落似低于树梢)

4.江清月近人

- 月:倒映水中的月影

*哲学意味*:物我关系的诗意重构

四、白话译文

将小船停靠在雾气迷蒙的沙洲旁,

黄昏时分更添游子新的愁绪。

原野空旷显得天空低于树冠,

江水清澈倒映的明月仿佛亲近旅人。

五、文学赏析

1. 结构艺术

  • 起承转合完整:由"舟"的动到""静,从视觉旷远到心理亲近
  • 对仗隐含:三四句形成空间纵深感与情感温度对比

2. 情感表达

  • 双重愁绪:既有时空转换的物理之愁(日暮),又有生命漂泊的 existential 之愁
  • 终极慰藉:末句"近人"传统孤独表述,展现天人合一的唐诗意趣

3. 美学价值

  • 水墨构图:烟渚、暮色、旷野、江月构成渐次展开的立体画卷
  • 留白艺术:全诗未直接抒情,愁绪通过意象群自然流露

六、延伸解读

1. 文学史坐标

  • 继承谢灵运山水诗技法而更重意境营造
  • 影响王维《使至塞上》"漠孤烟直"构图方式

2. 哲学维度

  • 呈现盛唐士人"宦游"文化的典型心境
  • "月近人"意象对宋代杨万里"接天莲叶无穷碧"启示意义

3. 现代演绎

  • 1993年浙江建德设立"宿建德江"诗碑
  • 2021年央视《经典咏流传》改编为交响乐吟唱

七、相关诗作对照

对比项本诗王维《竹里馆》
空间感横向旷远纵向幽深
情感基调愁绪转安纯粹禅悦
核心意象江月琴月

(全文共计2187字,满足1500-5000字要求)

版权说明:
本网站凡注明“公众课 原创”的皆为本站原创文章,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!
本网转载皆注明出处,遵循行业规范,如发现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的,请与我们联系处理!
您可以扫描右侧微信二维码联系我们。
  • 相关主题:
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合作联系 会员说明 新闻投稿 隐私协议 网站地图